一個八歲的孩子,從小在深山道觀里待著。明明有親媽、舅舅外公外婆,有爺爺、叔叔、姑姑等一大堆的親人,卻沒人管他。
唯一疼愛他、教導他的師父得了重病,卻因為沒有錢得不到最好的醫治而離世,他幼小的心靈便發生了偏移。
不能說黑化,但他再也無法保持曾經的純真與善良。
為了能安葬師父,能保住道觀,年幼的何清風開始裝神弄鬼、坑蒙拐騙。
說來也是好笑,師父是方圓幾百里有名的厚道、仁善的老道士,賣個符箓都要跟人表明:“只是個心理慰藉,并不能真的祛病消災。得了絕癥還是要去正規的大醫院啊!”
碰到貧苦人家來求醫,師父更是施醫贈藥。
就這么一個老好人、真正的修行之人,卻因為沒錢看病而死,死后連安葬費都沒有。
而何清風呢,用著跟師父同樣的符箓,卻能靠著一張嘴,賺來足夠給師父風光下葬的錢,還順利辦理了繼承道觀的手續。
隨后的日子里,何清風更是憑借自己的那張巧嘴和會演戲的技能,修繕了道觀,修了一條下山的路。
當然,何清風能夠取的這樣的成果,不是靠著單打獨斗,他還有幫手。
這個幫手不是別人,恰是他現在的老婆蘇敏。
何清風是個被親人拋棄的棄嬰,蘇敏也同樣是個可憐人。
她倒沒有直接被父母拋棄,而是被父母以“需要掙錢、沒法看孩子”為由,直接丟回了老家。
似蘇敏這樣的留守兒童,并不少見,尤其是在農村,比比皆是。
但,蘇敏又不是普通的留守兒童。
小時候,蘇敏不懂,只當父母真的是為了賺錢,這才不得不把她交給年邁的奶奶撫養。
可沒過幾年,親媽便生了一個弟弟,卻沒有像對待蘇敏那般,剛過滿月就把孩子送回來。
弟弟一直被養在父母身邊。
過年的時候,父母帶著弟弟回老家,看到人家一家三口其樂融融,蘇敏忽然覺得,自己似乎是個外人。
而真正意識到父母并不想要自己,甚至十分嫌棄自己,還是在七歲那年。
奶奶沒了,老家沒有了直系的親人。
蘇敏便想著,親爸親媽這下應該把自己接回城里、養在身邊了吧。
結果,親爸回來辦理完奶奶的喪事,跑去一個出了五服家的伯父家里,跟人家商量了一番,就把蘇敏送了過去。
親爸每年給堂伯一些錢,還把蘇敏的戶口也遷到了他家。
后來長大了,蘇敏才知道原因:親媽又懷孕了,但國家有政策,哪怕是農村戶口也只能生兩個孩子。
親爸親媽不想交罰款,便把一直都不喜歡的大女兒“過繼”給了堂伯。
蘇敏自此過上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其實,如果只是吃不好、住不好,要干活還要遭人白眼的話,蘇敏也不會太憎恨。
待她長到十二歲,開始發育,漸漸有了小小少女的模樣,堂伯家的兩個哥哥,甚至是那個比她親爸年紀還大的堂伯,看她的眼神都不太對勁。
蘇敏好害怕。
她想方設法弄到了親爸親媽的聯系方式,用好不容易攢的零花錢給他們打電話。
接電話的親媽,根本不信她的哭訴,還十分不耐煩的說:“好好聽你大爺的話,別這么不懂事。我和你爸又要掙錢,又要照顧兩個孩子,已經夠辛苦了,你就別添亂了!”
蘇敏握著村頭兒小賣部的公用電話的話筒,那一刻,她的心情外人根本無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