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哥哥A趕忙幫忙給她打來洗手的水,并將桌子重新收拾好。
鋪好新的空白稿紙,何甜甜繼續一手運算、一手謄寫資料。
兩位兵哥哥看了一路,竟真的“習慣”了。
足足過了三天三夜,列車才抵達京城。
到了京城,單位派了車子來接。
只是看到所謂的“何專家”是個十七八歲的瘦弱姑娘,司機和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都有些驚詫。
但,他們到底是見多識廣的人,即便心里詫異,臉上也沒有表露出來。
他們熱情的招呼何甜甜,并把人安排的非常妥當。
何甜甜對于住宿等方面的事兒并不在意,她直接詢問,“我的工作是什么?”
接待人員常年跟各種天才打交道,自然知道這些高知識分子的脾性。
不會搞什么彎彎繞,有一說一,直來直去,純粹又可愛。
“何專家,您先別急,明天去了研究所,自然會有人安排。”接待人員笑著說道。
何甜甜點點頭,“好吧,我估計你們是想來詢問那份資料的事兒。”
“其實,相關的運算我已經做完了,我發現蘇聯的那份資料數據是錯的。”
“……算了,明天見了總工,我再跟他好好說吧。”
何甜甜狀似隨意的說了幾句,然后就進入房間休息。
接待人員眼中眸光一閃,他笑著目送何甜甜關上房門,并把兩位兵哥哥安排好,便趕緊回去匯報。
“她說她已經做完了所有的運算?還說蘇方的數據是錯誤的?!”
負責蘑菇蛋運算方面的總工,聽說了接待人員的這番話,不禁有些詫異。
“怎么可能?那么龐大的數據量,我們就算用計算機也要算一兩個月。更不用說還有那么多同志用其他計算方法進行補充!”
總工越說越覺得荒唐。
不是說下頭的浮夸風已經被遏制住了嘛,怎么還有人夸夸其談?
人腦比計算機還要快捷?準確?
根本不科學啊。
但,很快,總工又想到,他手上剛剛收到的那份資料,跟他們從蘇方得到的資料十分相符。
很多方面都能相互印證,唯獨那組關鍵的數據。
難道,蘇方的數據真的有錯?
這也不可能啊。
倒不是說總工多么迷信蘇方的權威,而是作為學生,在沒有明確的證據下,他們真的很難去否定自己曾經的老師啊。
“那位何同志現在在哪兒?”總工急切的問道。
“在職工宿舍!”接待人員趕忙說道。
“走!去看看!”總工沒有耽擱,放下手頭上的工作,直接奔向宿舍。
京城這邊給何甜甜這個專家的待遇不錯,給安排了一個單人間,另外還把隔壁房間也騰了出來讓兩位兵哥哥居住。
何甜甜在房間里轉了一圈,然后來到辦公桌前,擺好零食,鋪好稿紙,又進入到忘我的“復印”模式。
所以,當總工和接待人員敲門未果,只得推門進入的時候,便看到了讓他們險些驚掉下巴的畫面。
瘦弱的女孩,匍匐在書桌前,雙手各拿著一支筆,瘋狂的書寫著。
左右開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