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想要壓過武將,那就要有個緣由。
而擁有十萬郭家軍,且威名赫赫、戰功卓著的郭駙馬變成了那群人的主要目標。
仿佛,只要把郭駙馬拉下馬,讓郭家覆滅,就能證明武將不可靠。
收回兵權,甚至還要派不懂兵事的文臣、太監去軍中做監軍,強行給帶兵將領的脖子上扣上好幾道枷鎖,朝堂上的文武之爭也就有了定論。
“我、我——”
安康郡主心亂如麻,她好不容易將這些內容徹底消化完。
然后,她第一個反應就是跑進宮里去質問舅舅。
但,抬眼看到二哥復雜的眼神,她仿佛忽然被人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她徹底冷靜下來,她痛苦,她掙扎,她、她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最終,她輕輕抹了把眼淚,堅定的說,“二哥,我知道了,阿爹有什么吩咐?”
她確實跟舅舅感情深,但她姓郭。
當舅舅跟郭家有了矛盾,她必須站在郭家的陣營里。
其實,舅舅也是一樣啊,他確實疼愛自己這個外甥女兒。
但,這也并不妨礙他算計郭家。
感情歸感情,利益歸利益!
舅舅果然是個優秀的上位者,而她安康也不愧是郭家的女兒。
各為其主,各有不得已。
她理解舅舅,所以,舅舅應該也會體恤她,對嗎?
再說了,安康郡主確信,父親不會傷害舅舅,頂多就是想辦法自保。
而舅舅呢,他是真的有可能對郭家、對威國公府痛下殺手。
兩權相害取其輕,安康覺得,她只是做了一個相對而言對雙方都好的選擇。
聽到安康這么說,而不是沖動的跑去質問皇帝,或是勸著郭家要對皇帝忠誠什么的,郭二郎便知道,妹妹還記得自己的身份。
那就好!
郭二郎滿意的,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他就怕唯一的親妹妹會偏向圣人那一邊。
她不會幫著圣人算計郭家。
但她的這種偏向本身,就是對郭家的一種傷害。
“父親還在考慮,不過,應該會主動交出兵權,然后把大哥留在西北!”
郭二郎壓低聲音,幾乎是湊在安康的耳邊,輕輕說道。
安康眨眨眼睛,好半晌才明白二哥的意思——郭駙馬可以不掌兵權,但郭家軍必須在郭家人的手上。
當然,郭駙馬跟郭大郎的分量不一樣。
郭駙馬在軍中威望極高,而郭大郎只是個“少帥”,年紀輕、沒有什么戰功,很難服眾。
讓郭駙馬回京“榮養”,把郭家軍交給郭大郎,絕對是郭家的退讓。
不管是圣人還是朝中的那些文臣,雖然不會太滿意,卻也能比較接受。
而且,把郭駙馬扣在京里,郭大郎哪怕將來掌握了郭家軍,他也不敢亂來。
妻兒可以舍棄,親爹老子卻不能不顧及,對也不對?!
這,應該是目前郭家能夠想到的最好的兩全之策——既保住了郭家軍,也能最大限度的減輕皇帝對郭家的猜忌!
安康想明白了這些,終于綻開笑容,“好,還是這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