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是最初的時候,后來何甜甜刺繡賺了錢,便把馮延庭送去了私塾。
魏元娘這邊,則由何甜甜繼續單獨教授。
讀書、練字,學得累了,便去院子里侍弄那些盆盆罐罐、花花草草。
從最普通的花卉入手,育苗、扦插、施肥、澆水,短短三年的功夫,馮家的這個小院就變得花團錦簇。
就連曾經嗤之以鼻,暗罵魏元娘果然是下賤坯子,穿了龍袍也不像太子的張夫人,也有些喜歡這樣的小花園子。
在這位尊貴的侯夫人看來,種花確實是下等人才會干的事兒。
但作為貴人,賞個花什么的,卻也是一種雅事啊。
“元娘,咱們自家的院子,你也弄些花草來點綴一下吧!”
張夫人本就對魏元娘沒有多少溫情,當年任由“顧秀娘”把魏元娘接去隔壁照顧。
這三四年里,張夫人對魏元娘愈發生疏。
很多時候,張夫人與家里的三個庶女,似乎都比魏元娘親近。
而且,張夫人也看出來了,“顧秀娘”把魏元娘接走,并沒有磋磨她,而是真的把魏元娘當成了千金大小姐在伺候。
周圍的鄰居們,聽聞了馮家與侯府的故事,又親眼看到“顧秀娘”的種種做派,都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果然是忠仆啊!
“顧秀娘”的名聲,甚至都蓋過了趙嬤嬤。
趙嬤嬤確實忠心,但她只是圍著張夫人伺候。
而“顧秀娘”呢,不但精心伺候、教導侯府的大小姐,還點燈熬油的刺繡賺錢,供養著張夫人等一群人!
趙嬤嬤頂多就是小忠小義,人家“顧秀娘”才是真有大格局。
只把張夫人伺候得舒坦有什么用,“顧秀娘”可是在撫育侯府的下一代啊。
張夫人:……老娘也保住了侯府的下一代,而且還是男丁、男丁、男丁!
張夫人和趙嬤嬤聽到外面的議論之后,心里很是不忿。
“顧秀娘”居然靠著侯府,得了那么好的名聲。
張夫人嘴上不說,心里恨毒了“顧秀娘”,并且有種莫名的心慌。
她愈發想要抓住馮延庭。
但,隨著馮延庭慢慢長大,他愈發感念親娘顧秀娘的不易,也愈發厭惡隔壁張夫人一群人的好吃懶做、無恥自私。
都是好手好腳的人,也不是沒有一技之長,怎么就不能賺錢。
就是被娘家接回去的太夫人、二夫人、三夫人等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沒有一門心思的依靠娘家。
她們在娘家親人的支持下,紛紛置辦了產業,努力經營,好生撫養自己的兒女,等待流放的夫君早日歸來。
唯有張夫人,還繼續端著侯夫人的架子,毫無心理負擔的任由馮家供養。
明明有機會當個獨立尊嚴的人,結果呢,非要當寄生蟲、吸血鬼!
馮延庭是男主啊,他有著非常正的三觀和超越平均水準的道德底線。
所以,他愈發看不慣張夫人等人。
張夫人不傻,當然能夠感覺到馮延庭的嫌棄與疏離。
但,張夫人有底氣:我可是延庭的親生母親。
而且,隨著“顧秀娘”的名聲越來越好,她的繡品也頻頻賣出高價,張夫人的危機感愈發強烈。
“延庭是我唯一的指望,也是我后半輩子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