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說,侯府是貴人,只要平南侯做出舍不得養女的模樣,再表示要認魏元娘為義女,不管是魏元娘本人,還是社會輿論都會傾向侯府這一邊。
畢竟侯府富貴,是個人都知道,留在侯府,才是真的對魏元娘好。
也就是魏元娘現在人在青云觀,否則,平南侯在接回馮延庭的同時,就命人去把魏元娘也接回來了。
不過,就算魏元娘在青云觀,平南侯暫時不能插手她的事兒。
但魏元娘不能在青云觀呆一輩子啊,只要她下山,回到世俗,平南侯這個“養父”,就有辦法安排魏元娘的未來。
“顧秀年”但凡顧及女兒,她就不敢亂來。
平南侯回到侯府后,第一件事就是審問張夫人。
面對平南侯森嚴的眼神、冷硬的面孔,張夫人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隱瞞,將當年自己和趙嬤嬤的籌劃一五一十的都說了出來!
其中就包括顧秀娘本來就想換個兒子的事兒,她提及這些的時候,語氣里禁不住還帶上了些許得意。
得意啥?
得意自己能夠“將計就計”?
平南侯:……已經不想罵張夫人是個蠢貨了。
這本來就是事實,罵幾遍都改變不了哇。
就算顧秀娘也有錯,但這些年人家努力表現,名聲弄得比忠仆趙嬤嬤都好!
你說人家重男輕女?
可人家對家里的庶子庶女都一碗水端平。
就算是演戲,人家顧秀娘也比張夫人的演技好!
想到偽裝什么的,平南侯又是一肚子的氣。
張夫人但凡知道點兒收斂,對魏元娘好一些,他們侯府現在也不會這般被動!
不過,通過審問,平南侯還是得到了讓他相對感到慰藉的一個結論:
雖然當年張夫人犯了蠢,但不知道是張夫人難得聰明了一回,還是張夫人過于信任趙嬤嬤。
換子的時候,整個過程,所有細節,張夫人都沒有參與。
全權負責的人始終都是趙嬤嬤。
而那些證據、證人,唯一能夠指向的也是趙嬤嬤!
所以,張夫人是“清白”的,她唯一會被人詬病的是,識人不清、管家不嚴,讓刁奴鉆了空子!
換子的大黑鍋,結結實實的扣在了趙嬤嬤頭上,即便她反悔了,想要改口,也沒有辦法自證清白。
“真是不幸中的萬幸!雖然還是有人會懷疑,卻也沒有明確的證據!”
平南侯暗自松了一口氣。
但,他還是要防著“顧秀娘”鬧事,畢竟人家名聲好,且張夫人對魏元娘確實刻薄了些。
幸好侯府尊貴,而“顧秀娘”只是個平頭百姓,民與官、尊與悲的差距,不是繡幾幅繡品,結交幾個貴人就能抹平呢。
真是不知道,“顧秀娘”哪兒來的底氣,竟敢威脅他堂堂平南侯。
然而,三天后,平南侯就知道了原因——
“什么?元娘進獻高產良種有功,被圣人封為永和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