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那令人著急的智商,總算在線了一把。
害人的陰謀被人當場識破,長輩們對她紛紛露出失望、不滿的眼神。
原主又氣又急,竟忽的想到這一點。
她對著何姝喊道,“何姝,你自己說,是我拉你來繡房,還是你自己偷偷溜過來的?”
何姝:……
她能說什么?
她確實是一時好奇,偷偷跑來繡房。
但他也知道,這種話不能說。
一旦說了,她完美的形象上就會沾染上污點。
雖然她只是看看,但這種行為本身,都有不妥。
說謊話否認?
何姝還沒有達到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地步。
她索性什么都沒說,輕輕放下手里的嫁衣,來到親娘身邊。
一邊幫母親擦眼淚,一邊自己默默流眼淚。
“你、你倒是說話啊?你不說話,是不是就默認了?”
原主是個直脾氣,最見不得何姝這種無聲流眼淚的做作模樣。
但,這幅場景落在大家眼中就是原主太過跋扈,何姝飽受欺壓,明明有委屈卻又不敢說出來。
就連原主的親娘馬氏,也有些不自在。
她是個護短的人,平時十分寵溺女兒。
只是,眼前這一幕太、太明顯了,太夫人又在跟前,馬氏想幫女兒把事情圓過去都不好做的太過。
氣氛頓時有些尷尬。
還是何姝,無聲的哭了一小會兒,握著親娘的手,抬頭對眾人說道:“今天的事,我確實有思慮不周的地方——”
她沒有撒謊喲,因為好奇偷看別人嫁衣什么的,確實不夠光彩。
別人卻誤以為何姝是說自己明知道堂姐是個囂張跋扈、蠻不講理的人,居然還乖乖的跟她來繡房。
“正巧我父親的生祭快到了,我想去城外的凈月庵為父親抄寫孝經。”
她這是主動給自己請求懲罰呢。
太夫人和大夫人看到她懂事、委屈的模樣,別提多心疼了。
就是馬氏也有些過意不去。
唯有原主,沒有看出人家原主的高明之處,居然還順勢叫嚷著:“對!就該罰她去庵堂好好反省!誰讓她覬覦我的嫁衣?!”
太夫人:……這孩子,真是太不像話了!
馬氏忍不住閉了閉眼:……唉,自家閨女,確實有些過于跋扈。
何甜甜則徹底無語。
偏偏原主還沾沾自喜,畢竟能夠把何姝送去庵堂,到底達到了她磋磨何姝的目的。
她哪里知道,經此一事,包括馬氏在內,都想好好補償何姝。
更不用說心儀何姝的齊郡王,聽聞這件事后,直接在小本本上狠狠記了原主一筆。
新婚之夜裝醉,就是齊郡王幫何姝出氣的第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