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勉強活下來,也是個廢人了,根本無法領兵打仗。
而優秀的長子何濤……至今下落不明。
許是死了,許是被胡虜俘虜,又許是重傷卻絕望的等死。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何濤都無法繼續統領何家軍。
至于次子——
還不如讓“何湉”來西北呢。
女兒有這個能力,而次子估計都熬不過千里行軍的艱苦。
另外,還有個何靖無法對人言明的原因:皇家以及朝廷對于何家軍的容忍,以及達到了頂點。
不看別的,只看最近幾年的糧餉,總是無故拖欠。
何家在西北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就算何家沒有謀逆的想法,也擋不住皇家忌憚。
其實,就算沒有這一次的“意外”,何靖也在考慮給家族找個退路。
何家已經不適合再留在西北,西北軍也不應該被永遠的烙上“何”字的印記。
除非何家真的想要造反!
何靖:……真當造反是那么好造的?
沒有天時地利人和,只憑十萬兵馬,就想改朝換代?
做夢!
再說了,何家世代忠良,叛臣賊子的惡名,真的擔不起啊。
“何湉”以行軍大總管的身份出現在西北,倒是給何靖開啟了新的思路。
要不,就順勢把兵權交出去吧。
他們何家退出西北,好好在京城當個富貴閑人。
反正有爵位,還有一個繼續領兵的女兒,何家也不會就此沒落。
有了“何湉”這個過渡,讓何家沉寂二三十年。
何家軍的威名不再顯赫,何家的風頭也沒有那么興盛,下一代再崛起,何家的根才不會徹底斷絕!
只是看到女兒后的一個短暫瞬間,何靖腦海里就已經浮現出了這許多想法。
最后,他有了決斷,徹底將兵權放手給了何甜甜。
何靖在親衛的護送下回京養傷,而他的心腹副將,以及幾萬西北軍,則留在邊城聽候何甜甜的差遣。
這些副將,跟劉勝、王魁等不一樣。
他們都是何家培養、提拔出來的,對何家無比忠誠。
即便何甜甜是個女子,即便她年輕、第一次上戰場,但她姓何,又有何靖做背書,眾人就會本能的信賴她。
何甜甜也沒有辜負了眾將領的信任。
送走何靖,重新整肅大軍,何甜甜便開始應戰胡虜。
胡虜還是跟往常一樣,采取游擊作戰的策略。
一兩千兵馬,隨機的襲擾某一座邊城。
邊城告急,西北軍就會馬不停蹄的救援。
而大部隊抵達該邊城后,胡虜早已逃得沒了影子,轉而去襲擾下一座邊城。
西北軍仿佛一直都在救援、救援,卻連胡虜的人影都摸不到。
不說人馬困乏疲累,就是糧草也經不住這般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