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以雷霆之勢掌控了后宮,并控制著重病的先帝寫下詔書,立二皇子趙圭為太子。
先帝不甘心,臨終前,撐著一口氣,給趙圭指定了三位顧命大臣。
先帝怕啊,他真怕何氏會把偌大的江山從趙氏改名為何氏!
但他低估了何氏這個女人的狠心程度,也高估了謝貴妃母子面對危機的能力。
就這樣,先帝含恨而死,年僅十歲的太子趙圭登基,何氏被尊為太后。
新君還年幼,尚不能親理朝政,便有何太后與三位顧命大臣一起輔佐。
何太后靠著自己的堅韌與謀劃,終于成為后宮的贏家。
依著她的強勢,以及對謝氏母子的恨,何太后沒有立刻殺掉謝貴妃與大皇子都算仁厚。
不是何太后圣母,而是她恩怨分明。
她知道,她最該恨的人是先帝,而她也已經報了仇。
至于謝氏與大皇子,不過是先帝推出來的一把刀。
何太后不愿多造殺孽,便準備留這對母子一條命,她想打發謝氏去給先帝守靈,給大皇子隨便封個王爵,圈養在京城。
二三十年過后,大皇子也就從曾經的受寵皇子淪落為落魄宗室。
如此,何太后與繼位的永承帝也能得個好名聲。
然而,何太后卻忽略了一個人——親兒子永承帝趙圭!
何太后不愿殺掉謝氏母子,不是不恨,而是不愿為失敗者污了自己的名聲。
但她萬萬沒想到,自己的親兒子,居然把“仇人”當成了親兄弟。
何太后始終想不明白,她與永承帝跟謝氏母子本來就是天敵。
不是自己娘兒倆死,就是謝氏母子成為刀俎。
雙方根本不可能和解,更不可能成為一家人。
偏偏就是自己的親兒子,覺得她這個掌權太后太過跋扈、太過冷酷,居然苛待先帝的寵妃,圈禁先帝親子。
何太后視大皇子為眼中釘,永承帝卻把趙垚當成唯一的親兄弟。
他甚至違逆何太后的旨意,冊封趙垚為梁王,直接把距離京城很近的梁州作為趙垚的封地。
謝貴太妃在皇陵苦熬了三年,得了重病,永承帝便以養病為由,擅自把她重新接回了京城,還讓她住在梁王府,當個有兒孫孝順的老祖宗。
何太后險些被自己的親兒子氣得吐血。
但她還是都忍了下來。
兒子沒有親政,沒有大婚,膝下也沒有繼承人。
他的皇位并不穩固。
為了兒子,何太后忍著惡心,默許了永承帝的種種“忤逆”。
經過這幾件事,胡氏算是徹底知道了何太后的軟肋是什么——兒子與江山。
而現在,為永承帝求娶世家貴女,既是為了能夠讓永承帝盡快親政,也是為了穩固江山。
何太后是真的心疼兒子,所以知道怎樣才是真的對兒子好。
她根本不可能任由兒子在婚事這件大事上胡鬧啊。
可——
看到永承帝總是搖頭,胡氏心底忽然生出不好的預感。
胡氏擔心,她的女兒鄭念兒卻暗自歡喜,甚至沖動的跑出來,興奮的對永承帝說道,“二郎,是不是那個老妖婆不再逼你娶那些名門貴女了?!”
喜歡女主拿了反派劇本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女主拿了反派劇本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