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陶家不是王家這樣的世家名門,不會迂回、婉轉的制定計策。
人家直接來了個“以武服人”,不管是鞭笞鄭念兒,還是打傷鄭大郎、拖著鄭二郎吃官司,都是那般的簡單粗暴。
陶家的這通操作,直接把胡氏嚇壞了,也讓她徹底警醒。
于是,鄭念兒回京不到三天,就又被送了出去。
何甜甜:……
距離太遠,她知道野生統在暗地里猥瑣發育,她也無法阻止。
“什么時機?等小皇帝大婚嗎?”
何甜甜不疾不徐的模樣,卻讓小D同學更加著急。
何甜甜搖搖頭,“不只是大婚。趙圭已經知道了現實的殘酷,他開始懂得隱忍、謀劃!”
“陶家不是傻子,人家不會一上來就亮出底牌。他們應該會等到陶幼薇懷了身孕,然后才一步步的幫著趙圭掌握朝政。”
“當然,陶家也不是一味的‘擺架子’,故意抻著趙圭。陶勇是有心無力!”
“陶家確實是武勛之首,手握兵權,但陶勇到底只是個大將軍,他不是顧命大臣,更不是中書令!”
何甜甜慢慢說道,“馮壽倒是會贊同,可王源、趙爍他們就未必答應了!”
還政、還政!
說得輕松,交還出去的不是什么具體的金銀寶貝,而是無上的權利啊。
另外還有政事堂的大佬們,也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燈。
小皇帝是少年天子,年紀小,沒有什么政績,也就沒有太多的威信。
先帝時,對朝臣們的壓制有多強烈。
此刻小皇帝遭受的反噬就有多大。
這些朝臣們倒也沒有故意“公報私仇”,而是皇帝與朝臣之間,本身就有利益沖突。
不是皇權占據統治地位,就是朝臣們架空皇帝。
不是所有人都是趙圭的親娘,沒有人會輕易交出自己手里的權勢。
即便是以陶勇為首的武勛階層,也不是鐵板一塊。
陶勇確實可以幫助小皇帝爭奪權力,但,只憑他一家之力,短期內,很難見效。
所以啊,趙圭想要像個真正的皇帝般“為所欲為”,不只是一個大婚就能解決的。
而鄭念兒,估計還要在莊子上待個兩三年。
等等!
也不一定!
趙圭不是普通人啊,他身邊又有胡氏“出謀劃策”,他或許會有神奇的騷操作呢。
何甜甜心念一動,忽然想到了這些。
當然,眼下最要緊的還是皇帝大婚。
永承帝比任何人都著急,幾乎是一天催八遍的催促禮部盡快制定出流程。
陶家也很積極,大張旗鼓的幫女兒準備嫁妝。
反倒是何太后、三大輔臣,這些真正控制朝堂的大佬,卻都默不作聲。
在這種詭異的氣氛中,欽天監終于選定了一個黃道吉日——二月十六日。
禮部那邊,也制定出了一整套冊封皇后的禮儀、流程。
于是,永承帝與陶家,都開始掰著手指算日子。
何甜甜只是略略關注了一下,便將這件事丟到了一邊。
她繼續與王詩玖等女官們批閱奏章、梳理朝政。
“太后娘娘——”
這天,批閱完奏章,何甜甜還想與王詩玖討論一下鹽鐵改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