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大朝會,各股勢力都在蠢蠢欲動。
就是今天!
梁王趙垚、韓王趙爍,他們表面上共同串聯,一起煽動趙氏宗親。
暗地里,他們各懷鬼胎,都覺得自己更有機會——
他們一個是皇帝的親叔叔,一個是皇帝的親弟弟。
把皇帝拉下馬,他們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繼任者。
王源等世家官員,看著似乎沒有宗室那般積極,卻也沒少動手腳。
永承帝對于世家的排斥、打壓,他們全都看在了眼里。
沒說的,這位小皇帝,早已站到了世家的對立面。
他的翅膀還沒硬呢,就開始想辦法的削弱世家。
若是等他羽翼已成,他們這些世家,豈不是要任由小皇帝宰割?
另外,王源等一眾大佬,也受夠了永承帝的蠢笨與任性。
其實吧,作為臣子,若是遇到了笨蛋、昏君,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皇帝越蠢、越昏聵,越容易被操控,他們世家也有更多操作的空間。
永承帝不一樣,他不是單純的蠢,他還自作聰明,自以為是。
這種又蠢又任性,才是要了親命。
他的言行,完全沒有規律可循。
世家,哦不,是朝臣們想要揣摩圣意,預判皇帝的預判,并不十分容易。
就像這次的“身世之謎”,任憑王源、馮壽等人如何善于謀略、精于算計,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永承帝會有這樣的騷操作!
“不愧是‘圣人’啊!似你我這等凡人,實在難以窺探他的想法!”
私下里,王源滿是嘲諷的對心腹、小嘍啰們這般感嘆著。
彼時的皇帝都不怎么要臉,為了彰顯自己的圣明,喜歡讓朝臣們尊稱他為“圣人”。
而此圣人非彼圣人啊,不是說皇帝真的是孔孟那樣的圣人,而只是一句朝臣們對于皇帝的拍馬之詞。
王源很少稱呼皇帝為圣人,此時卻忽然這么說,足以表明他對于永承帝那神奇腦回路的“驚嘆”!
這樣一個“奇妙”的皇帝坐在龍椅上,不管是對朝堂百官,還是對黎明百姓,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親政還不足一年啊,就已經攪得朝廷雞飛狗跳,好好一個南州,也被他弄得天翻地覆、民怨沸騰。
若是長此以往,任由永承帝胡鬧下去,這大淵的江山,還真是要玩完!
世家雖然不介意改朝換代,但如果能和平發展,誰又愿意整天生活在戰火、動亂之中?
雖然梁王、韓王也都不是什么好的,但再壞,也不至于比永承帝還要昏聵吧?
再者,那位至尊太后已經從大明宮殺回來了。
她心中定然有了決斷。
梁王、韓王這樣早已長大成人的皇室宗親,何太后基本上不會考慮。
應該會過繼他們的兒孫,再扶持一個小皇帝。
在小皇帝長大成人、可以親政之前,朝堂上又將是太后與輔臣、政事堂等三方勢力共同掌控。
……如此,也算是一種微妙的平衡,大淵朝不至于陷入動亂。
只是——
何太后與梁王母子積怨已深,應該不會輕易選擇梁王府的子嗣。
而韓王又野心勃勃,一旦讓他當了“太上皇”,他定會利用身份攪風攪雨。
唉,趙氏宗族還是人丁稀薄啊,想選個各方都滿意的小皇帝,都這般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