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一個人的名聲真的非常重要;
那些三姑六婆的閑言碎語的殺傷力也真的非常大。
趙燕會拼了命的學習,就有這方面的原因——
她想告訴所有人,她雖然是那個喝酒把自己喝死的酒癮子趙永峰的閨女,但她跟趙永峰不一樣。
她學習好,成績常年霸占年級前三名,能夠考上省城最好的名牌大學!
親爸帶給她的,除了沒本事、愛發酒瘋的壞印象,以及名聲上的困擾外,還有個不太好的陋習:重男輕女。
從趙燕記事起,就總能聽到親爸嫌棄親媽,說她肚子不爭氣,連個兒子都沒能給他生出來一個,這是要斷絕他們老趙家的香火啊。
趙燕就呵呵了!
香火?
還特么的傳宗接代?
趙家還有什么可傳承的?
幾間破瓦房,十幾畝承包地?!
別說什么皇位了,竟是連億萬家財也沒有啊。
偏偏,親爸還想著要兒子,總是想再生一個。
如果不是他死的早,依著他的頑固與堅持,興許就如愿了。
而一旦有了弟弟,趙燕能不能讀大學,就不一定了。
周圍有太多的例子——
女孩兒有哥哥或是弟弟的,除非本人特別優秀,成績炒雞拔尖的那種。
大多數普通的女孩子,都是讀完中學就出去打工。
賺了錢給兄弟讀書、蓋房子。
工作幾年,到了能夠相親的年紀,就被家里人叫回來。
定了親事,收了彩禮,自己背負著“物質女、要彩禮”的名聲,卻啥也帶不走。
錢,留給哥哥或是弟弟蓋房、娶媳婦。
厚道些的娘家,給點兒陪嫁。
刻薄些的……嘖嘖,真是讓女兒去了婆家都沒有底氣挺直腰桿子啊。
在婆家挨了欺負、受了打罵,都不敢聲張,就怕被人說一句:人家花這么多錢把你娶進門,你吃點氣兒怎么了?!
當然,趙永峰死的時候,趙燕還小,她還想不到這么多。
但說句真心話,趙燕對于親爸的感情真的不深。
在聽說親爸死了的消息后,她第一個反應不是悲傷、難過,而是暗暗松了一口氣——
太好了!
她再也不用害怕親爸撒酒瘋了;
她再也不用面對親爸嫌棄的目光了!
當年就沒有那么多的悲慟,如今過了近十年,趙燕讀了更多的書,明白了更多的道理,也親眼看到了周圍的許多例子。
對于親爸,硬要說她多么多么的愛、如何如何舍不得,真心虛偽!
尤其是讀大學后,聽到舍友們各自用“嫌棄”的口吻炫耀自己的爸爸時,趙燕再想融入其中,也不會輕易插嘴。
她說什么?
說自己的親爸就是個只會窩里橫的酒癮子?
說她親爸一直都嫌棄她是個女孩兒,不能給趙家傳宗接代?
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