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隊長,情況就是這樣,孩子太多了,我那兒實在裝不下啊!”
何甜甜找到了副隊長兼柳家坳村長柳傳福跟前,將情況說了說,然后有些為難的表示:“大家都是村子里的人,我收了這家的孩子,便不能不收那家的娃兒!”
“可孩子太多啊,我就是在院子里上課都不成!”
院子夠寬敞,關鍵是沒有課桌板凳啊,連塊黑板都沒有,難道單憑嗓子喊?
何甜甜詳細把困難都說了出來。
“哎呀,這確實是個麻煩!”
柳傳福皺了皺眉頭。
那什么,他家幾個孫子、孫女,也都跑去知青點跟著賀知青學手藝,哦不,是學著寫文章了。
所以,就算賀知青沒找來,柳傳福也要去知青點。
昨天孩子回來就抱怨,說大夏天的只能坐在外面,被蚊子咬了一身的包,太受罪了。
在院子里喂蚊子也就算了,連個凳子都沒有,二三十個孩子都只能坐在地上。
農村長大的孩子,倒不是嫌臟,而是、而是這跟他們想想的“學習”不一樣哇。
“原來,咱們村兒也有小學,就是村頭的祠堂。”
柳傳福抽著自己卷的卷煙,一邊吞云吐霧,一邊緩緩說道:“后來咱們跟隔壁的青山村合并成了青柳大隊,就在青山村建了個新小學。”
村子里的孩子,都去隔壁青柳小學上學。
再后來,學校也亂了,雖然沒有停課,但很多孩子都不去上學了。
青柳小學就此空了下來。
“要不,我去村頭的祠堂給孩子們上課?”
何甜甜覷著柳傳福的眼神,試探的問了一句。
“唉,祠堂倒是空著,可是沒有課桌板凳啊。”
東西都運到青柳小學去了,畢竟合并什么的,不是只一個名字,兩個村子都要出錢出力。
何甜甜倒是想說,她可以去青柳小學。
但,青柳小學是屬于青柳大隊的,不是柳傳福一個副隊長能夠說了算的。
小學重新開課,真的不是小事,老師必須補充到位。
而在農村,人人都想干輕省的活計。
村辦老師肯定不如公辦老師體面,但在農村,已經是非常好的工作了。
以往,這樣的工作,要么是分配給有貢獻的人,要么則是,咳咳,你懂得!
比如青柳小學就有個男老師,當年炸山鑿石頭的時候,不小心被飛濺的石頭砸斷了一條腿。
因為山村缺醫少藥、交通不便,,送去縣里醫院的時候,太晚了,一條腿就此廢了。
他這屬于工傷,生產大隊便安排他去小學教書。
事實上,他也就讀了兩年小學,自己連字都認不全乎。
知青下鄉后,有些知青受不了下地干活的苦,也曾想過去小學教書。
但,老師就那么幾個崗位,青柳大隊自己人都安排不過來,又豈會便宜一個外鄉人?!
何甜甜現在的身份就是知青,雖然有了足夠多的“學生”,但去青柳小學這樣的話,絕不能由她開口。
何甜甜不說話,把問題甩給了柳傳福。
柳傳福猛吸一口煙,報紙裹著的煙絲瞬間燃燒,火幾乎要燒到他的指頭,他才將煙頭丟掉。
用力拿穿著黃綠膠鞋的腳碾了碾,柳傳福仿佛下定了什么決心,“這件事,我來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