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用神力跟信仰力多,神術威力就大,動用能量少了,神術威力就小。
所以說神祇就是一種不講道理的生物。
別人法師施法,還需要在精神海之中搭建溝通元素的法術模板。
搭建好模版以后,才可以用精神力去調動模版,撬動表層規則之力,溝通各種元素、物質能量,形成法術。
這邊的溝通規則,并不是說掌握了規則的力量,只是利用了規則的力量而已。
真要掌握了規則的力量與權柄,那完全不需要各種模板了,直接一個念頭可以使用規則對應的力量。
當然,各種模板還是有用的,它可以將規則的力量放大,讓其造成的破壞力更加強大。
而相比于法師,神祇就直接是我思故我在,我覺得你應該這樣,你就得這樣。
只要擁有神力,除了修改規則,可以將一切不可能變為可能。
神力足夠多,短時間內修改規則也不是做不到。
想到這里,秦壽笑了一下。
夸張是夸張,但是這才是神祇不是么?
擁有神力,擁有權柄的力量,如果還不能做到這些,直接把自己稱為大號能量聚集體就可以了,干嘛要用神來命名自己?
還有就是底層神性規則真的拖不下去了。
現在有那么多信徒,總得給神術的吧?
不然自己那些信族,牧師么不像牧師,祭祀么不像祭祀的,總覺得有點離譜。
搖了搖頭把這個東西放一邊,秦壽接著完善教派的東西。
畢竟路要一步一步走,東搞搞西搞搞,最終結果就是將自己搞亂了。
那教派里邊有哪些成分可以操作來著?
秦壽邊想邊開始記錄:
————
教派——??教派
教義——克洛諾斯冕下至高無上;世間一切苦難都是祂對信徒的考驗,承受住考驗且始終對祂保持虔誠信仰,死后將升入神國無病無災。
教徽——??教徽
神像——坐姿毀滅泰坦,每小區一個小神像,每城市一個大神像,每位面一個超大神像。
神殿——每小區一個小的,每城市一個大的,每世界最高峰擁有最大神殿。
階位——牧師-牧首-執事-主教-區主教-總主教-教宗。
部門——異端裁判所,傳教部,信仰管理部等。
洗禮——新生兒滿周歲必須到教堂接受洗禮,加深信仰,并用神術滋養身體,提升自身潛力。
禱告——每天三次,每次三小時,沒達到一定階位之前天天都得去,一次不能落下。
祈禱——沒事心底涌念神名,有事更要向神祇祈禱。
圣經——每個位面根據自身狀態不同,有所處位面教宗編寫。
————
想來就這些了,以后想到什么再加上去。
階位本來應該再加一個神使,不過按照秦壽想法,神使不得在人間長時間停留,所以最后還是沒有加上去。
就是教派名字得盡快搞定。
不然傳教的時候時候怎么傳教?
別人問你,你哪個教派的?
然后傳教的一個說毀滅,一個說戰爭,還有人說泰坦,這不是在搞笑么。
之前計劃是自己每個神職都建立一個教會。
這樣做問題是不大,不過現在沒有這么多位面讓自己搞騷操作。
所以暫時也只能搞個大雜燴了。
教會命名之上,自己泰坦的種族神職是肯定不能丟的,毀滅這么強力,肯定也得放上去。
戰爭跟雷霆既然只準備作為副權柄,那不加上去也問題不大。
至于維度?
跟毀滅一樣是先天神力,但是想要獲取維度神力就難多了,現在就塔姆一個維度信徒,一天也產生不了多少維度信仰。
而且想要凝練維度神力,還需要一點維度本源來凈化維度信仰。
用世界本源提升也可以,但是現在要用到世界本源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精靈龍,世界樹,毀滅神力的凝聚,神域本源的增強,哪個不要大量的世界之力?
所以這神職暫時就只能在角落吃灰了。
只能等世界本源多的時候,再來給它升個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