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壽之前是將任務系統的想法,打在了現實世界中。
30世紀的藍星,發展出的智能科技絕對超過大部分人的想像。
據秦壽所知,第一智腦在大量數據的支持下,發表出的各種決策到現在而言,還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
游戲未曾出現之前那個老有所依,幼有所養的社會,第一智腦起碼得占三成功勞。
剩下的七成歸于制造他的存在。
秦壽想做的,就是等自己成為真神后,從聯邦手中獲取智腦的資料,進而將其轉化為神術,讓其成為系統精靈。
第三種,則是物品兌換系統。
任務完成以后,總的給好處是吧?
就算好處不直接給,那積分總要給一些吧?
到時候用積分可以用來換裝備,換法術。
法術秦壽可以自己創造,直接在源珠之內開辟一個儲存知識的空間就可以了。
至于裝備的來源,那就得靠本源制作了。
尋思了半天,發現自己暫時沒有好的想法,使本源制作物品進行改進后,秦壽也就只能將這事情給略過了。
兌換裝備先只開放一至六階,其他的以后再說。
總得給自己一個升級系統的機會,不是么?
如此整合下來,源珠的新功能便就剩下了最后一個,也是最難的一個難題。
那就是如何抽取毀滅本源。
晉升為真神之后,秦壽知道神祇是可以抽取規則權柄中的本源力量用來修煉的。
就是如此的修煉方式,慢的可以讓神懷疑人生。
如果說正常神祇,通過信仰方式修煉的話,在信徒足夠的情況下,從弱等神力晉升到中等神力或許只要一萬年。
期間不僅要通過信仰力提升神力,還需要燃燒信仰,讓自己的靈魂融入權柄根源,加速獲取權柄的力量,以此來提升晉升的速度。
而從權柄那邊抽取相應本源來修煉,那這個弱等神力的神祇,想要晉升為中等神力,那起碼得過個上億年,而且上不封頂。
或許強大神力,偉大神力抽取權柄中的本源力量會來的便捷一些,但秦壽試了一下抽取本源修煉的速度以后,果斷便放棄了這種方式。
實在是提升的太慢了。
藍星意志常常把無限戰爭掛在嘴邊,由不得秦壽不盡快提升實力。
兩相比較之下,這才凸顯出眾生提供的信仰之力的厲害之處。
現在先天神力無法憑借信仰之力單獨提升,為此,秦壽便將獲取毀滅本源的的主意,打到了蕓蕓眾生身上。
大家一起幫忙收集毀滅本源,那速度豈不是比一個人收集快多了?
帶著這樣的想法,秦壽嘗試著在毀滅權柄上動刀子。
說是動刀子其實也不正確。
秦壽只是將本該流失的毀滅本源給收取了罷了。
晉升為真神后,秦壽對著世界有了更深的認知。
其實世界的每個動作,都會產生跟消耗世界本源,而這本源的產生跟消耗是不對等的。
有時候消耗大于產能,有時候產能大于消耗。
秦壽源珠的可以收集世界本源的本質,是在本源消耗之前,就將其強搶了。
就像人類一樣,一個人賺錢就會花錢,秦壽作為強盜,就是搶走了這人身上的錢,但是只搶走一丟丟。
他搞的是薄利多銷,積少成多。
如此下來,才有了年入幾億的世界本源。
而且隨著強盜事業的發展擴大,這每年可以收獲的世界本源數量也越來越多。
秦壽現在要做的,就是通過事物的毀滅,來搜集那一絲微不可查的毀滅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