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城墻倒塌,上萬披甲執劍的存在從倒塌的城墻中涌出,朝著墜落的眾神沖鋒而去。
他們都是傳奇史詩階位的存在,也是蘇克魯王國最后的子民。
而此刻,他們將對神明發起最后的沖鋒。
于蒼穹之中落到王宮前的高臺上,就算處于現實世界,也沒有任何人發現秦壽的蹤跡。
以秦壽現在的實力,只要他自己不愿意,就算他站在未成真神存在的跟前,別人也不會感知到他的存在。
“亡國之君,這行為跟暴君其實沒兩樣,但要是人類要是真的可以成功反抗這個世界的神祇,史記里你或許也可以稱的上一句人類的英雄了。”
拾起黃昏之章,拍了拍其上并不存在的灰塵,秦壽不免發出感嘆。
這種存在,還是比較少見的。
從蘇克魯王國歷史的角度來看,他將蘇克魯帶向了滅亡,甚至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蘇克魯人存在都不知道,那他自然是罪人。
可是站在人類的角度來看,敢于犧牲自我,只為獵殺一眾神祇的他,說一聲其是人類的英雄也不為過。
當然,要是站在神祇的角度看,那蘇克魯之王就是反叛頭子之一,死有余辜。
屁股底下位置不一樣,看待事情的本質,自然也就不一樣。
但對于這個世界發生的一切,秦壽卻不可否置。
無非是奴役與反抗奴役的事情罷了,這常見的很。
神祇無法把控信徒的信仰,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事情也算是對秦壽提了個醒,讓他覺得信徒那邊該盯得更死一點。
不然真的要是被信仰反噬什么了,雖然造成不了多大的影響,但是心里也膈應的慌。
感知著黃昏之章內涌動的能量,秦壽看了眼這個城市,還是沒有急著把黃昏之章送到本體那邊去。
如此做,自然不是憐憫那些沖出城市,與神交戰的蘇克魯人民。
而是黃昏之章跟城市內的祭祀法陣還相連著,祭祀法陣在抽取城外死者的能量轉化成其需要的能量,然后維持黃昏之章的開啟狀態。
而這祭祀法陣對秦壽很重要。
他沒有補充黃昏之章能量的辦法,現在法陣送上門來了,總不能讓秦壽視而不見吧。
花了點時間將祭祀法陣刻印下來,秦壽飛入高空后放目四望。
此時城外的戰爭已經停止了。
原先圍住蘇克魯王城的眾神,在蘇克魯之王的一波諸神黃昏之下死傷殆盡,現在只剩下了小貓兩三只,正被他們手底下信徒保護著。
說來一個神祇要靠信徒保護,也是有趣的很。
而除了神祇,蘇克魯王城中最后沖出的近萬史詩傳奇,也已經全部死亡。
至于來支援蘇克魯的其他存在,在蘇克魯之王死亡后就退走了。
看了會城外的一切,秦壽隨即搖了搖頭,然后把黃昏之章傳送到了神國本體手里。
這神器被拆分成了多頁,秦壽也不知道要什么時候才能將其集齊,當真是麻煩。
將神器傳送走以后,諸神黃昏立刻消散,剩余的神祇再次升入高空。
隨后在秦壽注視下,這些剩余的神祇交頭接耳了一會,隨后有一神祇朝著底下的信徒揮了揮手。
那些信徒還以為是神祇在跟他們道別,正準備對他們行禮的時候,突然就發現控制不了自己的身軀了。
隨后在秦壽視線之中,這些神祇的信徒都化成了飛灰消散。
不止神祇,植物,動物,視線所及內所有的一切,都在那神祇的揮手之下飛灰湮滅。
所以說論狠這一點,真的還是神祇狠。
這對付起自身信徒來,都是不帶一絲猶豫的。
看完最后一場大戲后,秦壽便直接離開了這方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