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主動做自己屬神,心里是不是在打其他注意?
以最低的道德標準去看待人類,這一點,準沒錯。
而將社會丑陋展示的最明顯的,就是那些集團跟財閥了。
為了一件神器導致父子相殘,親生兄弟刀劍相交的情況,在這些年里,也不是沒有出現過。
哪個階層都有,就是財團里發生這樣的事情比較多。
畢竟現在財團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過。
距離成神游戲出現在大眾之前,已經過去兩百多年。
世界是在發展的,社會的形態,自然也不可能一成不變。
游戲前百年,那幾乎是各個財閥跟集團的天下。
軍方雖說強大,但要忙著處理現實中的異變,并沒有將手插到游戲中來,也就成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局面。
那時候游戲初現,超凡不顯,掌握著大量現實貨幣的財團,憑借著手底下龐大的員工群體以及出眾的人際關系,混的可謂是風生水起。
就算游戲三五十年后,可以從游戲中獲取力量,讓眾生真實成神的事情爆了出去。
那些普通民眾在背靠大陸好乘涼的心思下,也并沒有多少脫離這些財團。
可百年后就不一樣了。
或者等這些普通民眾發展起來了,那他們的思想,自然會開始產生變化。
憑什么,自己獲取的信仰要白白的上繳一部分?
就憑著那可有可無的庇護?
對世界的認知逐漸清晰,導致了民眾跟財團之間的決裂以及對抗。
況且財團也不是一條心,父子都可能相殘,自然不會對所謂的盟友掏心掏肺。
這就導致了神系一直沒有出現。
必須擁有三個以上真神,才能成立一個真正的神系,這點確實難住了藍星所有存在。
軍方大佬相互攀比,財團之間各懷鬼胎,普通民眾的實力不強,成神的沒幾個。
所以導致了明知道第一個組成神系的,必定可以的到為數不少的好處,卻也一直沒有人可以創建出神系。
當然,也可能有已經達到了創建神系的要求,但是就是壓著不創建的存在。
對于這種人,秦壽只能對他們表示贊嘆。
秦壽從黃昏之神記憶中,得到了神系的具體創建方法。
畢竟在上個晶壁系中,神系的創建,并不是什么秘密。
甚至在黃昏之神記憶中,從凡人到神上神的道路,都有著明確的晉升路線。
不過路線歸路線,能不能走到那一步,也是因人而異。
在黃昏之神記憶中,他那個晶壁系中的無數生靈,也就只有一人走到了那個位置罷了。
不提晉升道路,光說神系。
神系里邊的門門道道很多。
秦壽覺得,幸好自己之前手底下只有星魂一個真神,導致自己沒有辦法創建神系,不然得知了神系的具體情況后,自己得悔死不可。
在他以前的認知中,神系不過是一群弱小生物抱團取暖的地方。
抱團取暖的事情,以前也有,公會就是一個例子,神系不過是將這種關系給拉進了罷了。
嗯,對弱小的真神而言,或許加入神系,就是讓自己的安全得到保證。
但對于神系之主而言,神系是他收攏自身權柄的一種手段。
從強大神力晉升成偉大神力,需要收攏自身所掌握的權柄力量。
可以滅殺一個世界內,所有跟自己獲取同權柄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