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為什么世界不可以?
現在想想,自己之前將星魂一族轉化成泰坦,這格局還是有些小了。
既然世界意志同意轉化成泰坦,那為什么不干脆將這個世界轉化成泰坦?
在產生了這種想法以后,秦壽接著便將念頭打到了神域身上。
相對于普通的位面跟世界,擁有晶壁系本質的神域,在秦壽看來應該是更具有潛力的。
拿出從老馬那邊要來的神域之一,秦壽接著便開始動用泰坦權柄,想要將其轉化成泰坦生物。
但事情的發展,卻有些超乎秦壽預料。
將本源強度只有LV1的神域轉化成泰坦,所消耗的時間跟能量卻遠超轉化轉化掌握了法則的巨獸。
要知道巨獸可是堪比弱等神力的存在,其體量不比小一點的頂級位面來的弱小。
而這初生的神域,體量卻連頂級位面的億分之一都不到,兩者相差很大極大,放到一起差不多就是螢火跟皓月的差別,其中差距不可以道里計。
但這轉化難度,卻是神域轉化的難度比轉化巨獸難了百倍不止。
所以這里邊還有本質的因素?
沒有停止手上的動作,秦壽甚至還將另外兩個神域給拿了出來同時進行轉化。
做事嘛,總得有始有終,既然決定要將神域轉化成泰坦,不管結果如何,需要花費多大的代價,秦壽都會堅持下去。
這一轉化,就是十多年時間。
這十多年里,除了思考用維度權柄穿越晶壁系壁壘的方式之外,秦壽啥事也沒干,就是一心一意的轉化著神域,畢竟這轉化不是一帆風順的。
這段時間里,秦壽不知道將神域轉化成泰坦這種事情是不是會挨天譴,反正算得上是諸事不順。
不提外域文明突然加大了攻勢,就是轉化神域的時候,就發生了不少事情,差點導致秦壽功虧一簣。
首先是能量的問題。
從轉化第三年開始,秦壽突然發現了神域內部的生靈都在陷入死亡,仔細探查一番后,秦壽才發現是能量不夠了。
這種事情在之前將其他生物轉化成泰坦的時候,那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除了能量以外,第二種就是法則的問題了。
當轉化來到第五年的時候,神域內的法則就開始絮亂,各種法則交織在一個,好一副隨時自曝的樣式。
秦壽也是在跟泰坦權柄進行溝通以后,從權柄中順利的得到了反饋,才將這法則絮亂給理順了。
不僅如此,后續他還往每個神域中塞了一件神器進去,保證新生的泰坦所凝聚的神職是他所想要的。
至于法則絮亂,其實也跟神域有關。
這些神域都是初生的神域,內部法則極度均衡,所以秦壽再將其轉化為泰坦的時候,神域內部的法則就起了沖突。
強大自身,是萬事萬物的本能,法則也是同樣如此。
越多人修煉法則,那法則的強度也會相應的增強,所以所有的法則,都想成為新生泰坦的主法則,讓其凝聚相應的神職。
但因為法則力量均衡無比,相互交織之下,才產生了法則的絮亂。
秦壽將神器扔到神域之中,那就是壯大了某一法則的力量,讓新生的泰坦可以凝聚出秦壽想要他凝聚的神職。
這一點,秦壽覺得還是不錯的,就是消耗大了些,每個神域轉化成泰坦都需要消耗一件神器,這注定了這種泰坦的數量不會太多。
除了以上兩個問題之外,秦壽所遇到的第三個問題,即便到現在也沒處理完畢。
那是關于真靈的問題。
在轉化進行到第十年的時候,通過權柄反饋,秦壽就得知了神域在此刻應該已經轉化成了泰坦生物。
但現實卻并不是如此。
神域雖然已經凝聚成了人形,其腦海中也出現了意識海,神職意識海之中都已經凝聚了甚至,從外形跟氣息上來看,這就是個泰坦無疑了。
但實際情況是眼前的泰坦,并沒有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