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女人叫呂春華,當初也是在那一批大潮里丟了工廠的“鐵飯碗”。
與其他人不同,她那時還年輕,沒有什么抱怨,也沒太過擔心。
再說,她的飯碗雖然丟了,總還有丈夫的“鐵飯碗”。
只是,變化越來越大了,每一天她都切身的感受到:時代變了。
人們過去的固有觀念受到了許多沖擊。
丈夫對于失去工作,每天呆在家里的呂春華,好臉色也越來越少了。
其實她每天的生活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輕松。
她總是很早起床整理好丈夫上班需要的東西,提前給丈夫做好可口的早飯。家里不富裕,她想著自己既然不賺錢,便只吃半個饅頭和一點咸菜。
每次她都推說自己提前吃過了,丈夫卻從沒發現,她吃的是什么。
等丈夫走后,她便開始收拾家務,只要想干,大大小小的活兒總是干不完的。中午隨便對付一口,下午干完活又要買菜做飯,讓下班回家的丈夫能有合口的熱乎飯吃。
家里總是整潔如新,每個角落都干干凈凈,但這些在丈夫眼里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他從沒想過為什么會這樣。
漸漸的,東西越來越貴了,丈夫的工資卻漲的不夠快。
只有一份收入的小家越過越拮據。
加上呂春華每日忙于家務無心打扮,又經常干活皮膚變得很差。
年紀輕輕的她居然有往“黃臉婆”方向發展的跡象。
丈夫對她的不滿也越來越多了,動輒打罵、晚歸,甚至干脆夜不歸宿。
剛開始她幾乎每天偷偷垂淚,父母早亡的她連個商量的人都找不到,生活中似乎完全看不見希望。
不過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從過去的同事那里聽說了可以出國打工,能賺大錢。
干個十年再回來,也就吃喝不愁了。
那朋友將國外的生活吹得天花亂墜,說得她也動了心思。
沒辦法,那個年代,無論是一些媒體還是某些“有本事”的人,幾乎都在鼓吹國外的月亮圓。
在丈夫又一次暴打了她之后,忍無可忍的呂春華終于在丈夫驚訝的眼神中,和他離婚了。
丈夫從沒想過她會離開自己,這個連工作都沒有的女人,離開自己怎么生活?
呂春華用的是自己偷偷給一直沒動靜的未來寶寶存的錢。
又從那位同事那里借了一些,并且通過她找“路子”,最終去了極東。
當時的熱門去處是阿麥,畢竟那里如果幸運的話,甚至有可能拿到綠卡,成為“高人一等”的人上人。
不過呂春華總是對那些金發碧眼的人們懷有恐懼,最后就選了極東。
到了唐人街后,在給極東的某合法極道組織交了筆錢之后,她成功留在了那里,找到了一個餐館的清潔工作。
只是很快,她就發現國外的月亮并不像人們說的那么圓。
明里暗里的歧視總會時不時遇到,差異過大的生活習慣和觀念,也讓她很不自在,還有頻發的地震……
收入確實高,但消費也很高,即使只是十平米的簡陋出租屋,租金也不便宜。
最讓她接受不了的是昂貴的食物,每天都只能靠超市下午的特價菜度日。任何商品都只買快過期的。
直到她遇到了他,一個同樣從國內出來打工的男人。
只不過他不是打黑工,而是一家網絡公司的職員。那時這個行業如日中天,形勢一片大好。
本是平行線的兩個人生,就從呂春華在超市撿到的一個公文包開始了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