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度過了一個闔家歡樂的元旦之后,王峰又一次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之中。雖然他剛剛經歷了被父母嫌棄,催婚,被甩等等的一系列磨難,但是從整體上來說還是一個美好的假期。
廬高所剛剛完成設備的采購和調試,人員正在陸續到位,這一點由魏師兄負責,暫時不用他來操心。
但是燕大儲能實驗室的工作就很緊張了,假期并沒有讓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放松下來,不少人自覺地留了下來加班,把休假的時間后調了。
在排除了水熱法制取氧化錫LiC復合材料的技術路線之后,燕大儲能實驗室的工作重心就放在了煅燒結晶法上,也就是溶膠凝膠法。
和水熱法需要的設備要求相比,后者需要達到的標準還要稍高一些,但是兩者的產量和危險程度卻不可同日而語。
水熱法需要的高壓釜在業內有“炸彈”之稱,上千度的超高溫和1GPa以上的超高壓使得這個一米多粗,十多米長的反應容器就是一個潛在的大炸彈。
水熱法的結晶速度也無法滿足需求,而且成本高昂,這些都是他們無法接受的,所以后者就成了他們基于提高安全性,降低潛在危險和成本,提高產量的要求之下的選擇了。
就像寧少將說的那樣,他們在激光控制領域走的路比絕大部分的國家都要長,基于神光Ⅲ項目所卵化出的激光技術足以滿足苛刻的生產要求,這樣做前期投入雖然高了一些,但是勝在生產成本低不少,而且量大管飽。
“這一位是王教授,解決鋰電池負極材料難題的牛人!”寧少將介紹到:“這一位是中物院的張院士,激光控制領域的專家,神光Ⅲ的順利完成,張院士功不可沒啊!”
“久仰大名,久仰大名。”王峰熱情地伸出手:“我們國家的激光技術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辛苦張院士你們了。”
“哪里,哪里,都是大家的功勞,小王教授才是真的年輕有為,國家的未來還是要看你們這些年輕人吶。”張院士謙虛道。
兩個人見面先是一頓商業互吹,隨后才各自落座,在這之后,考慮到兩個人都是大忙人,他們倆沒有任何廢話,直接進入了主題:
“為什么不用傳統的燒結方法呢?”張院士好奇地問道:“傳統的燒結方法效率應該更高吧,而且要設計建造一個能夠滿足生產要求的激光燒結生產線,需要花費的精力不是一點半點吧?”
“的確,用激光燒結的話難度更大,成本更高,但是我們有不得不這么做的理由!”王峰有些無奈,如果可以的話他也不想這么做,但是事實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愿聞其詳!”張院士好奇道,他是激光控制領域的大牛,但是對材料也很感興趣,畢竟神光系列對標的不僅僅是國防事業,更主要的還是對標的核聚變工程。
“原因有很多,最關鍵的一點是傳統方法需要將燒結完成的材料需要搗碎,研磨成細粉,然后再進行壓塊兒定型!”
“有什么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