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吧,真的不好說,只不過根據我的經驗,上面應該不會用科技進步獎來糊弄王教授,最起碼也會是一個二等獎,也有可能是一等獎。”
“如果是二等獎的話,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正常操作而已,畢竟王主任這么多項成果,不管是哪一個都足夠來評一個二等獎了。”
“那要是一等獎呢?”華安的眼神有些熱切,就好像是得獎的是他一樣。
“如果是一等獎…”劉學林教授眼神有些復雜地看著對面的年輕人:“那就要恭喜你了,也要恭喜咱們實驗室,總之如果是一等獎的話,不管是對咱們主任也好,還是對咱們實驗室也好,更主要的是對你們這樣的年輕學者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華安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劉教授,顯然是領會到了他的意思。
如果是僅僅以成果來看,王峰的成就顯然不只是一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但是這已經是華國國內能夠給他的最高榮譽了。
而且這是一個信號,意味著國家要把目光更多地放到青年學者身上了,意味著哪怕是很年輕的研究人員,只要做出足夠的成果,就可以熬出頭!
但是這么說呢,很多時候要確定一個獎項的得主,看得不僅僅是成果,上面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說那個研究員說的那句話,話糙理不糙。
你把這種重大的獎項頒發給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那他們這么大歲數還沒評上的人豈不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而且排隊的人那么多,大家都快70了還在等著,難道還要一直等到入土,都輪不上他們?
總之把獎頒給他麻煩很多,但是不頒發給他問題同樣多,王峰不知不覺已經成為了年輕學者們的代表,領軍人物,大家想起年輕一輩的學者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如果這樣的人物都得不了獎的話,那你讓他們還有什么盼頭呢?
雖然現在還是老一輩學者在挑大梁,但是年輕學者們卻是國家的未來,如果他們全都出國去的話,那華國的科技界就沒有未來可言了。
大家到時候都會想:王峰這樣的牛人都出不了頭,他們還是趁早開溜吧,既然榮譽方面沒什么盼頭,那還是把目光放到更現實一些的問題上比較好,比如說薪資待遇,科研環境,還有生活環境上…
想到這兒,華安的心不禁火熱了起來,雖然他選擇留下來已經做好了面對那些陳規陋習的準備,但是如果能給省下個幾年的光陰的話,誰不愿意呢?
時針指向十點,電視的屏幕中,王峰坐在前排的位置,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
一曲國歌奏畢,會場內一片肅靜,一年一度的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終于正式開始,這一時刻,大家都不由自主地緊張了起來。
臺下席間的學者,都是來自各個研究領域、共和國最頂尖的科學家,研究范圍涵蓋從自然科學,到工程技術領域的方方面面,是他們可望不可即的身影。
此時此刻,在座的所有人,都在安靜地等待著臺上發言人的講話。在經過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之后,很快進入了大會的正題——即,令所有人期待的頒獎環節。
按照慣例,在頒獎開始之前,會先公布獲獎人名單。
(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