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的研究成果,只不過是這個大的理論框架下的一個有力的支持而已。
相較于這些看得見的利益,科研人員更加希望能夠在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一項科技成果可能在十年,最多也不會超過20年之后,就會被人們遺忘。
但是一項理論成果,只要它不是錯的,哪怕是稍微有一些缺陷,它的生命力也遠遠不是科技成果能夠比擬的,牛頓的三大定律直到現在還是支配人類現代社會活動的理論基礎。
而這也正是科研人員所追求的,所謂的功成名就,著書立傳。
“是啊,王教授,我們都還等著你的論文發表以后,我們再把今天的成果展示出去呢!”徐嘉言直言不諱道,他和王峰關系還不錯,所以說話也比較隨意。
“我估摸著這種成果最起碼也能上一次頂刊吧,再不濟上一個JACS吧!”旁邊有人附和道,電化學界面的微觀結構模型這種重大的科研成果肯定是妥妥的上自然。
他們雖然只是做了一個實證性的工作,但是廉價的超級電容這個項目也是有很多實驗室在做,屬于廣受關注的那一類,上一次JACS并不過分。
“過一段時間吧。”王峰想了想之后說道:“雖然我們拿出了實質性的證據,但是這個理論他依然不夠完善。”
“你們也不需要等我,可以先把成果發表出來。”
“這怎么好意思呢,要不你還是是掛個一作?”徐嘉言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雖然他非常意動。
“一作就算了,畢竟這是你們親手完成的,你們直接把我劃到通訊作者就可以了。”王峰笑著說道,他已經拿到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了,這樣一篇Sci對于他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但是對于這些年輕的研究員來說,確實非常重要的。
“那怎么可以呢?雖然工作是我們做的,但是如果沒有你的理論指導的話,這樣的重大突破絕對不是我們可以做出來的。”徐嘉言推辭道。
“這段時間你們也都辛苦了。”王峰用不容拒絕的語氣說道:“既然說了給你們,你們安心收下就行了。”
“有這個時間你還是給我介紹一下它的詳細數據吧。”
(新人新書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