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要是這樣就放棄的話,也太不像他的風格了。國電對于能源方面專利的渴望,就像是醫藥行業對于新藥專利的渴望是一樣的,因為那是他們立足的根本。
“可是你考慮過可替代性沒有?”故作輕松地笑一笑,安經理繼續說道:“我們都知道技術的發展是很快的,尤其是突破性的進展對于其他科研工作的啟發作用,后來者永遠比先行者更容易成功。”
“也許過了幾年之后,有比它更有潛力的,也更加便宜的專利出現,你確定到時候這個專利還能夠賣出高價?”
對于安經理描繪的未來,王峰只是笑了笑,新發表的論文是他潤色過的,對于他們所用到的方法不過是一帶而過。
沒有專業的理論指導,依靠現在材料學大海撈針一樣的研究方法,他們的研究基本上不可能在有限時間內取得什么突破性進展。
尤其是在新的專利護城河已經完成了的情況下,他們的經費必然將會被削減,或者說京城鋰電池研究所在收到豐厚回報之后,必然會加大投入,讓自己的專利護城河更高更厚。
就算是一時受到刺激,涌入這個行業的資金驟然增加,但是長時間看不到回報,又有多少資本能夠堅持下來?
與之相對的是京城鋰電池研究所持續不斷的大手筆的投入,充足的彈藥讓他們無懼任何挑戰!
這就是馬太效應,強者恒強!
看到王峰沒有任何回應,安經理有一時間尷尬,但是他很快就調整回來,雖然看到王峰沒有任何的妥協,讓他感覺有些失望,但是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本身這種收購就是試探性的,成功了就是大賺,失敗了也完全不虧。
如果是普通的研究員或者是一般的私企,他們有的是辦法讓對方就范,但是王峰畢竟不是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只收取政績就好啦,雖然感覺有點兒小虧…
“好吧,收購的事情暫且不談,你打算以什么樣的價格授權專利?”安經理調整了一下心態,嘆了一口氣問道。
終于等到這句話了,王峰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其實關于這個問題,在半個月前他就已經在考慮了,甚至為此,他還專門兒針對新能源發電做了一定的市場調查。
目前來說,和他相關的新能源發電方式主要是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這一類的發電方式并不穩定,將這一些電力輸入電網后,非常考驗電力系統的管理能力和設備負荷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引入儲能站來進行調解,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思路了,將對昂貴的電力系統的負荷轉移到儲能站身上,依靠廉價的儲能設備來轉移成本,能夠省很多錢,同時有效提高電能的利用率,減少電力的廢棄量。
那些被廢棄掉的電能,也都是錢…也都是資源啊!
2020年的還沒出他不知道,2019年的兩種發電方式的發電量分別是4057億千瓦時和2243億千瓦時,棄電率在20%左右,折合RMB大概是630億RMB。
不考慮電網降低下來的管理成本和設備成本,哪怕是從這一部分里分潤一些,也足夠了。
(求一波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