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驚于對方大手筆的同時,他們也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真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幾千萬幾個億的研發資金他們不是拿不出來,但是就像是科大或者是燕大,水木一樣,幾百億也拿的出來,但是要養活的項目更多,幾萬個科研項目嗷嗷待哺,所以他們只能把錢分出來,這個投一點兒,那個投一點兒,一個幾十人的小團隊拿個幾千萬就已經很厲害了,你要拿上億甚至幾個億,這讓別人怎么能接受?
而且在他們的認知里,給你錢做研究已經是給你臉了,所以你得求我,不能吃虧,不會來事兒,情商不高你還想要錢?
最后,做出成果之后功勞是領導的,榮譽的話…倒不是不能給,只不過給誰得他們說了算,否則的話下一次你就別想再申請到科研經費了…
為了挖一個墻角,給他這么優厚的待遇,是不是太過了?要是他們手底下的人都要求這個待遇,那公司還做不做了,你讓普通員工怎么看,領導們怎么看?
最終,他們打消了這個想法,這種運行模式在國企里面行不通,畢竟在他們看來,功勞永遠是集體的,是大家的,利益也是,你是在為大家做貢獻,你應該感到光榮才是,總嚷嚷著要待遇,你還是不是集體的一份子了?
“幾位覺得我說的太夸張了?”王峰看他們不說話了,以為這些人覺得自己是騙他們的,他頓時就不樂意了。
“沒有沒有,怎么會呢,你怎么會騙我們呢!”幾個人雖然嘴上沒說,但是心里確實是這么想的:這么夸張,你不會是在唬我們吧?
“我可以告訴你們,這還是往少了說,也就是我親自在鋰電池研究所坐鎮,否則的話這個錢再花個幾倍,也絕對做不出這樣的成果,最起碼也得十倍才行。”
“你看看華威一年的研究經費有多少,他們的成果才有多少,他們有價值的成果才有多少?能賣得上大價錢的成果才有多少?”
“他們最有價值的無疑就是5g通訊技術的專利,你知道他們花了多少錢,用了多長時間才做出來嗎?我告訴你,是幾千名工程師,花了幾百億,用了幾年的時間才做出來的!”
“你覺得能源領域的CSC電容比起5g通信技術差很多嗎?”王峰有些不開心地說道:“就算是有差距,也不過是市場規模的差距而已,從技術角度來看,它們也不差多少,但是CSC電容我們是擁有全套技術的,但是5g只是部分技術而已。”
“就算這個比較有些不夠直觀,那么特高壓輸電技術呢,和特高壓輸電技術相比,它一點兒都不差,你們回憶下為了攻克特高壓輸電技術,你們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花了多少錢?”
“所以說,幾十億的投入還少了,要是沒有我幫忙的話,這個數字再加10倍,也做不出來全套的儲能技術,科研從來都不是一件能夠省錢的事業,類似于那種靈光一閃,腦子一抽,小團隊小投入小作坊的研發模式,早已經被時代淘汰了。”
(新書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