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打聽這個干什么?”小劉警惕地說道,雖然他可以換個老板,但是那也是在他做好準備的情況下,這家伙不會現在就想把他換掉吧?
“別想那么多,我只是想了解一些最真實的情況而已,頂級的圈子這么小,應該有你的師哥師姐什么的,你去找他們了解一下情況,到時候花費去找財務報銷。”
“行,沒問題,這個事兒交給我吧。”小劉一口應承了下來,其實他剛剛就已經找熟人了解過了,但是有這個機會吃一次大戶,好好瀟灑一次,不能給老板省錢!
不能怪他著急,他也是有苦難言,或者說整個聯合汽車集團在建立無人化工廠的時候,都有些難受:難受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又被卡脖子了。
他們的老對手特斯拉在魔都建立超級工廠的時候,可以請的動包括四大家族在內的六個自動化技術支持服務商,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
但是到他們這里的話…由于在豪車領域和歐美廠家的競爭關系,對方要么是要價很離譜,要嘛是一直拖著,倒也不是直接拒絕你,但是就是一直拖時間,導致他們被卡得很難受。
不過這倒不是不能理解,由于歐美他們都是財團控制經濟的模式,而財團之間是相互滲透的,這就導致了他們在競爭之中,也不排斥合作。
或者說不能不合作,說的直白一些,畢竟現在燈塔國一家獨大,你不合作的話很容易被教做人的,前車之鑒啊,大家給自己盟友下刀子的時候也絲毫不手軟。
但是這也就導致了他們根本無法建立起像超級工廠那樣的無人化自動工廠,他們現在設計的備用方案的自動化水平不夠高,車間內人員流通量大,由此導致了產品質量沒有那么容易得到保證,整體的運行成本過高等等一系列問題。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倒也不是不能夠接受,畢竟現在工人流水線還是主流,無人化工廠雖然在積極推進,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容小覷。
最關鍵的地方還是在于成本上,智能制造是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部署,是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增強我國制造業發展優勢的關鍵所在,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是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步伐,加速推動汽車產業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國汽車行業推進智能制造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通過創新驅動強化智能制造核心裝備的自主供給能力,不斷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逐步夯實工業軟件等基礎支撐能力,通過示范帶動構建了集成服務能力,通過集成應用提升了新模式應用水平。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國家在政策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財政補貼還有稅率優惠,還有貸款的低利率等等,如果采用傳統的流水線工廠的話,這些優惠政策他們就享受不到了,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運營成本。
這可都是白花花的利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