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應該知道我們最近的航天計劃吧?”王司長說道:“我們計劃在6月份進行新一輪的航天活動,目前我們的火箭和核心艙已經順利的運到了酒泉發射中心。”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磨合之后,根據專家的評估報告和建議,我們會擇機進行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不是吧,難道這一次我的工作和航空航天有關?”王峰有些驚訝的說道:“我是研究電化學材料的,和航空航天這個專業離得也太遠了,而且我也不是搞光電研究的,就算是想要幫到你們,怕是也力所不及呀!”
如果他是研究光電這塊兒的,好歹能幫忙一起設計一下供電用的的光伏發電設備,畢竟給航天器這種設備供電用的最多的就是光伏發電了,其他的發電方式,基本上都不合適。
總不能弄一個汽油發電或者柴油發電吧,先不說帶上去的成本有多高,在真空中,怎么給這些設備降溫,就是一個巨大的難題。當然,噪音問題倒是解決了,因為真空根本不能傳遞聲音。
而航天器面臨的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熱堆積的問題,一旦熱量開始在航天器表面甚至內部堆積,那就意味著這一臺航天器距離報廢不遠了,因為真空中幾乎沒有什么介質能夠給它導熱,熱量只能通過輻射的方式散發出去,效率非常低。
“不不不,這一次確實是和你的研究方向有關,否則的話,我們也不會過來打擾你。”王司長趕忙說道,同時取出了一疊資料:“昨天你不是接了一個溫差發電的研究項目嗎?我們來找你,就是和這個有關。”
《關于核心艙備用電源的設計問題》
《關于月球探測器電源選擇建議若干》
《關于火星探測器電源選擇建議若干》
“這個是什么東西?”王峰看的是一臉霧水,有些看不懂對方了:“難道是希望我給它設計一款溫差發電機?”
“不是我打擊你們,請恕我直言:現在最好的光伏發電板的效率已經超過了30%,但是溫差發電的效率還在10%徘徊,甚至前幾天才剛剛突破到了16%,怎么看都是光伏發電板的效率更高,也更加可靠吧?”
“王教授,你不要著急,雖然說太陽能發電板確實是目前衛星和太空倉供能的主要方式,但是并不意味著我們將來也一直會利用這種方式來供電,而且這種方式并不是適合所有太空項目的。”
王司長介紹道:“其實在很早以前,我們就考慮過利用溫差發電的原理,來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電池來給衛星,太空艙,還有月球和火星探索裝置來供電,雖然效率確實不高就是了,但是我們并沒有放棄過這方面的設想。”
利用太陽能發電的好處自然是非常多的,如果說太空中有什么能源,是最便宜,最容易獲取的,那就要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