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問過了,隨時隨地都可以為我們提供流片的技術服務。”
“那就好,那半導體設計部門呢?”
“海思半導體!”
“我就知道,如果你們國家有什么能夠在這方面和西方叫板的話,那就只有一個半殘的海思半導體了!”大衛肖一點兒也不意外,甚至相當淡定。
他們想了很多辦法來敲掉華國半導體的最后一個堡壘,來為他們的全面壟斷做好鋪墊,到那之后華國的整個半導體市場就全是他們的天下了。
到那個時候對桌子上的這一塊兒肥肉,他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到時候對方將沒有任何的議價能力和反抗能力…愿望是很美好的,但是現實很殘酷,作為最后一個橋頭堡,華國就算是每年自己補貼,也不會允許它倒下去的。
而且有了華能電池這一個外援,海思比起之前雖然遭受了不小的打擊,但是卻也可以說是重獲新生,潛力得到了更進一步的釋放…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得到最新光刻機的中芯國際!
當然,半導體聯盟內部也有不小的分歧,其中最關鍵的地方就在于:如果他們把這么一個超級大國關于半導體行業的最后一塊陣地給敲掉,會不會引起報復性的反彈?
這是大家需要仔細斟酌的問題。
海思的英文名是hi-silicon,其實就是huawei-silicon的縮寫。silicon,就是硅的意思。眾所周知,硅是制造半導體芯片的關鍵材料。硅這個詞,也成了半導體的代名詞。
一直以來,華為海思都是華為公司百分之百全資控股的子公司。按華為海思內部某領導的說法,華為就是海思,海思就是華為。
因為華為海思和華為一樣沒有上市,很多信息都沒有公開披露,再加上行事低調的一貫風格,所以,就像籠罩了一層神秘的黑紗,多了很多神秘感。外界對華為海思的了解總是十分片面,甚至有很多誤解。
除了英特爾之外,世界上很少有集成電路廠家能獨立完成芯片的全流程設計制造。
華為海思顯然也不具備所有的芯片能力。嚴格來說,華為海思只是一家負責芯片設計的公司。它完成芯片設計之后,也是要交給晶圓代工企業臺積電進行制造的。
在原先的話,海思只能交給臺積電來進行制造,因為中芯國際沒有最新的光刻機,所以沒有辦法代工最新的芯片,但是這一次的話他們就可以了!
這意味著什么,大家應該能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