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博二,盡管參與計算工作的文章發表出來的有上十篇,我也不能保證我在計算方面就完全可靠了。”
“雖然我主要也是在計算的組里,但是我感覺我的基礎能力依然有很大的欠缺。”
“那你很有可能是在量子力學這一塊兒的,知識掌握還不夠到位,你的量子場論還有電動力學這一塊知識學的怎么樣?”
“吃的不是特別透,因為我的合作導師他并不是主要研究這一塊兒的,在實驗室指導我們的也比較少。”
……
果然不管是哪里,導師都有大坑,萬一選導師的時候,沒有擦亮眼睛,一不小心掉坑里邊兒,那就完犢子啦。
“那你可能就需要惡補一下這方面的一個知識,如果有什么不懂的話,你可能需要去請教一下其他的導師,必須要把這一塊兒的知識吃透才可以。”
“除了知知識這一方面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硬件方面的支持了,你們導師有給你申請超算的計時嗎?”
“這個肯定是有申請的,但是可能是我的模型不夠完善,模擬出來的效果并不是特別好。”作為從以前一直富裕到現在的大學,在硬件上肯定是不會虧待自己的師生的。
“這個問題,我們下課之后再交流吧,因為通用型超算對于分子動力學的一個模擬效果并不是特別好,所以可能并不是你的問題。”這應該是王峰比較委婉的說法,畢竟這孩子已經深受打擊了,他還是不要繼續刺激對方的。
計算機的算力不夠,是對于他這樣的資深玩家來說的。就像是一個小朋友,你玩一個cs1.6,還要什么配置?
“既然說到了超算,那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超級計算機在計算化學方面的一個應用。”王峰第一堂課并不打算講什么內容,而是以科普的性質為主,順便再解答一下學生們的疑惑。
對于這所高校內的學生來說,他們什么時候學都是可以的,肯定是能學會。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他們有疑惑,憋在心里,不去問,心理上出了問題,那才是大麻煩。
“在目前的科學界超算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地位越來越高了,有不少科學上的問題,僅僅是通過模擬運算就可以解決了。知道為什么當初五常簽訂了不再進行核試驗的條約嗎?”
“我知道,我知道,因為我們目前僅僅是通過超算就足以解決問題了,否則的話,傻子才會自己牽制住自己的手腳。”一個一看就知道是研究核物理的學生非常興奮地回答道。
“是的,完全沒錯。早在新世紀前的計算機就足以勝任這項工作了,那個時候它還不叫超級計算機,叫做巨型機。”
“現在的超算比他牛多了,舉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比如說天河。目前來說,各大天河的用戶當中,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用超算進行材料模擬計算的物理/化學/材料科研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