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已經說過了,當時的計算機在計算化學上的用途其實非常狹窄,幾乎沒有特別大的用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計算機性能太落后了。于是肖的大砍刀就落到了萎靡的計算化學上:他想制造一臺專門用于做計算化學的超級計算機,比現有的超級計算機強大幾千倍幾萬倍。”
“很多人可能要問,現在超級計算機動輒就是幾十萬個cpu核心什么的,運算能力很強大啊,為什么還要造計算化學的超級計算機呢?
答案是,一般的計算機是很聰明,但是不適合干計算化學這行。
學術一點說,是generalpurposeputing不能高效地來做分子動力學模擬。打個比方,現在的電腦就仿佛是個全能的機器人,你可以讓他去割麥子,做飯,踢球等等。讓他去干很多事情,他什么都能干,干得也比人快,確實也很聰明。
這就是所謂的通用計算機(generalpurposeputing):一個機器,寫不同的軟件,實現各種功能。
但是在割麥子這件事情上,這個全能機器人的速度很難超越專業的大型聯合收割機。因為大型聯合收割機雖然笨,但是完全為割麥子而生,因此硬件上量身定制,極度優化。
這就是所謂的特種計算機(specialpurposeputing):專業定制機器,軟件也是專門定制的,只實現一個功能,但是兇殘而高效。
Shaw就是要造一臺計算化學中的“大型聯合收割機”。這臺收割機,叫做Anton。它很貴很貴,但這正是Shaw的優勢,反正他不泡妞不包二奶,錢花不完。況且,科研人員其實很便宜。”
“老師,我們很好奇,能有多貴呀?”有這一行的同學好奇的問道,他們也曾經租過普通的超級計算機,價格的確稱得上是十分昂貴:就算是最普通的超算,租一天的價格也要超過100萬。
“具體有多貴,這個我沒有認真算過,但是根據我所得到的資料來看,當時我們大概每天要進行超過16個小時的運算,七天的時間內花費超過了1000萬美元…這還僅僅是使用成本,沒有把別的費用算上,比如說機器的折舊費,場地費,人員的費用…對了,電費好像也沒有算。”
同學們:…
七天的使用費用超過了1000萬美元,而且還僅僅是部分的使用成本,他們雖然知道這個家伙的費用非常高,但是高到這種程度簡直是離譜啊!
“等一等,老師,你剛才說科研人員非常便宜,是什么意思?”有一個同學抓住了華點。
“很簡單,字面意思。大家都覺得國外的科研環境可能要好一些,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大家所看到的那一些,其實僅僅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有很多真實的,但是并沒有表現出來的方面,大家可能不是特別了解。”
“這里有一個好笑又辛酸的事情:和大眾的認識恰好相反,在美國,純理科博士畢業之后大多數都找不到工作,雖然智商大都不低,但是如果想堅持科研,做博士后的薪水只能勉強維持生活。
而DavidShaw橫空出世,成為了紐約的孟嘗君。他招了一群找不到工作的博士——這些人在經濟上可以說是純粹的屌絲——開出了10萬美元一年的工資。
10萬美元一年是什么概念呢?這就是投資銀行21、2歲小分析員的入門工資+獎金,在華爾街上就是底層,外面穿著西裝,里面穿的可是開襠褲。
但是對于這幫年屆三十的科學屌絲來說,這是他們能找到研究崗位工資的2-3倍,是個做夢都想不到的包養價。”
“是的,大家一點兒都沒有聽錯。哪怕是到現在為止,這種情況也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大家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經濟學,金融學還有醫學法學等等依然是最熱門的學科,哲選不到這些熱門學科的人,他們會去那些理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