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是在為難他們嗎?
真的不是,畢竟他還沒有無聊到這種程度。那他為什么這樣做呢?
第一個原因比較復雜,最簡單的來說就是人情世故。他竟然在國內的學術圈里,就避免不了和這個圈子里面的人打交道。雖然知道他們大概率沒有這個審稿的能力,但是該做的工作還是要做一下的。
第二個原因就簡單多了,外國人或者說外國人控制下的學術機關和他們旗下的期刊并不一定可靠。在沖突還沒有這么激烈的時候,他們為了照顧學術自由的牌坊,自然是不會拒絕他的登刊。
但是以后呢?
隨著他們崛起的腳步越來越快,燈塔國的不斷衰弱已經成為定局…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沖突將會越來越激烈,如果在學術上沒有一塊屬于自己的陣地,那就不要說打仗了,簡直是把自己的腹地直接亮給人家。
這已經不用打了,或者說在打之前就已經可以投降了,因為絕對打不過,上去就是送菜的。你不能指望這些用來灌水的期刊能打得過人家那些真金白銀堆砌起來的真家伙。
所以說他要做這件事情的目的就很明確了:扶植一些還能看的,灌水沒有那么嚴重的,底子還算比較厚實的期刊,以便將來打仗的時候還能有點兒依靠。
好歹有一塊像樣的陣地,將來打仗打輸了,也不至于那么難看。
燈塔國在全世界推行霸權主義,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們老說霸權主義霸權主義,這個霸權主義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拋開軍事,政治,經濟不談,有一個霸權,叫做文化霸權,還有一個霸權叫做科技霸權。文化霸權在這里不討論,科技霸權最重要的一個表現,其實就是學術霸權。
無論取得怎樣的科研成果,都要撰寫英文版論文,發到境外頂級學術期刊上,這樣才能得到學術界認同和贊許。
至于國內,頂級學術期刊倒也有一些,但數量非常少,絕大部分的依然還是水刊。
例如光學類的photonicsresearch,滬都光機所辦的,影響因子4.7,超過了OSA老牌光學期刊Opticsexpress和Opticsletter。
還有生物類的cellresearch,滬都生科院辦的,影響因子15點多,目前為亞洲第一。
總的來說,我國頂級學術期刊從無到有,值得鼓勵,但目前尚未形成氣候,學術話語依然被列強掌握。
這東西的直接影響可能不太容易看出來,但是間接影響卻是非常巨大的。巨大到什么程度呢?它會影響一國之興衰。
這么說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拿一個最近討論的非常火的話題嗯來說一下就大概可以明白了:那就是為什么國內兩所高校的學子們為什么都不愿意在國內發展,或者說為國效力呢?
他們寧可跑到國外去刷盤子,也不愿意在國內做研究,真的就只是因為國內的學術氛圍不好嗎?你說你一個研究數學的,你跟其他人有什么可討論的?
其實并不僅僅是這樣,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涉及到認同度的問題,這也算是學術霸權的另外一個體現。
我們國內其實做出了非常非常多的優秀的科學成果,但是為什么我們獲得的國際大獎這么少呢?在這方面,其實我們一直都是非常自卑的,大家也許認為我們做的可能不太好,要是我們做的足夠好的話,人家一定會認同我們的。
對于這樣的想法,王峰只能說:孩子們,別傻了!
測評國際大獎這種事情,其實主要看的并不是其對于學術界的貢獻和影響,國際大獎這種東西,比如說諾貝爾獎,這些獎項歸根結底還是由人來評選出來的,所以這就涉及到了一個認同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