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堅持只要打火機,牛仔服,墨鏡,一次性打火機這四樣試試水、讓滿心雄心想要大賺一筆的陳水根略有失望。
不過許四海要的那四樣,也是當初陳水根自己開始最生意時的首選,所以陳水根對許四海的眼光還是很佩服的。
雙方都帶著誠意而來,談價格的時候都非常配合,誰也沒獅子大開口。互相留了聯系地址后,還約定先給貨,貨到老四去郵局寄錢給陳水根。
晚上許四海做東,在全聚德宴請陳水根和介紹人楊文,讓陳水根嘗嘗京城第一名菜。
然而陳水根嘗過后卻說沒有廣東的燒鵝好吃,他還邀請許四海有機會到廣東去,他一定帶去吃最正宗的廣東菜。
此后兩天,許四海帶著陳水根在京城滿處走走,見識了故宮,頤和園,天壇等景點,他就急匆匆的回去了。
廣貨生意,將來會是一門鋪的很開的生意,利潤自然豐厚,楊文這小子不識貨但許四海這個穿越者知道,他很想把廣貨生意做大做強。
為此他還找來吳偉,先是把陳水根留下的幾包外煙給他嘗嘗,墨鏡給他看看,這些舶來品讓吳偉這京城老土一下子就愛上了。
“這門生意很有搞頭,老四你一定要分我點貨,我一定要多賺錢娶個漂漂亮亮的老婆,給趙艷華看看!”
“有志氣!”
這樣吳偉就成了許四海的第一個下家。
倆人還約定,為了避免競爭,許四海在XC區坐鎮,吳偉則去東城區做小販。他現在有了屬于自己的自行車,騎車去很方便。
馬上就要忙了,但家里分田也是件大事,許四海還趁著廣貨還沒到的時間,特意到家里去看看。
說道分田,許文華臉上就抑制不住的笑,說這回家里算七個半人,分了足足十五畝地,是全村拿到最多田地的人家。
七個半人?
許四海轉念一想,家里本為六口人,在加上大嫂馬桂芬和她肚里的嬰兒,可不就是七口半人嗎。
邵小梅“以后啊,我們想種啥就種啥,除了口糧田剩下的全力配合你做生意!”
“全公社都分田了?”
許文華知道兒子問的其實是趙各莊,說整個老營公社都分田了。
分田好啊,分了田就能自己做主,許四海還要父母在保證全家的口糧之余,多多的種上蔬菜,這比種糧食能多賺錢。
還要把這個意思傳達給他師娘,萬阿姨,以及堂姐家。“還有要多樣雞鴨,這更賺錢!”
小半個月后,許四海在家里受到郵局寄來的提貨單,拉回來兩個大包裹,打開后里邊正是自己預定的東西,其中尤以一次性打火機最多。
蕭越看了直笑,說早年他自己就有一副很拽的墨鏡,想不到現在又開始復古了。“時代真的變了!”
許四海還發誓自己要賺很多很多的錢,購買更多的精品古董,要海內第一大收藏家,就算比不了故宮,也要比省級博物館的藏品多!
“這就對了!”蕭越樂的呵呵直笑。
趙豐年聽了只能暗地里搖頭,心說這是師徒倆真是湊一塊去了。
“廣貨來了?”吳偉也是聞訊而來。
他看到兩大包貨物,眼睛頓時就亮了,他還沖著隔壁揮揮拳頭,“我要娶個比你還要漂亮的媳婦!”
蕭越笑罵,這傻孩子腦子受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