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蕭越介紹,像許四海收到的這個寶樹盆景,在清朝能使用者寥寥無幾。
清末李鴻章張之洞都是地方實權派,或許他們手上的權利很大很大,家里收藏的官哥汝定鈞也很多,但這樣的寶樹不可能有!
“因為這都是皇族用品!”
官員用了就是違規,就是有不臣之心,會受到御史的彈劾。
再看卷軸,許四海其實事先已經知道是元代方從義的作品,這也是許四海收到的第一件元代字畫,他自認非常珍貴!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潘家園鬼事上時常會有上好的字畫流出,在年份上說基本基本都是清代的,明朝的少見,元朝的許四海去了那么多次,從來就沒遇見過。
許四海牢記《古代書畫家名錄》,上頭自然記錄有方從義的名字。方從義生于1302年,卒于1393年,幾乎貫穿了整個1300年代,在古代可謂是長壽。
他是江西貴溪人,龍虎山正一派道士,號方壺;又號上清羽士,是個不善言談的畫癡。
方從義的畫法學自董巨,米芾米有仁父子。他善于畫云山墨戲,筆法跌宕,意趣蒼然。在元四家之外,算是非常好的畫家。
山水畫不拘小節,志趣高遠,動感十足,高曠悠遠,自成一格!
眼前這幅《云林鐘秀》圖橫軸,就是一副方從義的精品力作,它長約一尺半,高一尺,為一副山水云畫。
主畫面是雨后群峰云霧繚繞的場景。畫面上山峰看上去都不高,但山峰之間云霧繚繞,遠處的山峰更是畫的迷模模糊糊云山霧海。
在一處凸起的山峰上,坐著還題寫自己的名字“方方壺畫。”
卷首有明代大藏家項元汴的收藏印,他也是仇英的伯樂之一。
中間就是蓋章狂人乾隆的“乾隆御覽之寶”,稍左是他兒子的“嘉慶御覽之寶”,另一邊還蓋有“嘉慶鑒賞”的白文印章。
卷末還有一行題字:洪武丁巳方壺子作贈鄧止庵還朝。
畫心外再有乾隆的“三稀堂精鑒璽”,此外還有幾個不怎么出名的小人物的蓋章。
有此接見,這幅畫作于明初,經過明中期大收藏家項元汴的收藏,一直延續到清代乾隆嘉慶,可謂是流傳有序,非常有說服力的一副真跡。
同時能被這么多頂級收藏家收藏,也說明這幅畫絕對是一副好畫!
蕭越手指落款問徒弟:“洪武丁巳是那一年?”
“洪武丁巳是洪武十年,1377年”許四海在腦子里盤算了下,“這年十一月,建文帝朱允炆出生。”
一旁趙斌都看呆了,他像是看怪物似的盯著許四海看了好一會才問,怎么會知道的這么清楚?
“死記硬背!”
趙兵聽了暗暗咋舌,悄沒聲的走了。
蕭越再給徒弟授心法。乾隆御覽之寶共有兩枚,一枚是粗方框的銅印,在乾隆剛剛登基時就派人刻制。
現在方從義畫上的這個橢圓乾隆御覽之寶是玉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