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體元主人這方印有點意思,這是方圓形陽文印章,左右刻有青龍白虎,上下還有乾坤卦象,中間很小的地方才是“體元主人”四字篆書。
許四海手指“康熙宸翰”問師傅,乾隆也有這樣一方印章,應該是和他爺爺學的。
“沒錯,就這意思。”
蕭越還說看這幅字的落款,康熙十三年桂月,這個時間段正是康熙平三藩打的最艱難的時候,估計康熙這時候心里也沒底,所以就求到佛祖頭上來了。
許四海回想下可不就是這樣。
吳三桂是在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起兵早飯,幾個月時間已經橫掃大半個江南,可不就是康熙最沒底的時候。
這幅字是乾隆他爺爺的親筆,又是乾隆最崇拜的人,所以這張卷軸上乾隆少不了密密麻麻的蓋上不少圖章。
最后,也是壓軸大戲就是郎世寧的畫。
郎世寧是意大利米蘭人,天主教耶穌會修士,康熙五十四年來華傳教,可惜這位一心想當神父的人卻做了一輩子的宮廷畫家。
因為畫藝好,受到康雍乾三代君主的喜愛,也有不少畫師受到他西洋畫法的影響。
郎世寧是御用畫家,所以他的畫流傳很少,在清朝就是最受追捧的,經過清末動蕩,民國時期的戰亂,他的畫存世極少極少。
打開這幅畫,畫面一半是字一半為畫。
畫面很簡單,就畫了五個小米的谷穗幾片葉子,谷穗畫的非常飽滿,沉甸甸的向下彎曲。
許四海還說這老外還有一套,明著畫谷穗,實際上還借鑒了咱們國畫中蘭花的畫法。“格調非常高雅!”
“連你也看出來了,說明你也開始高雅起來了。”
“嘿嘿。”
另一邊足有二三百字,上書“上諭;朕念切民,依今歲通行耕田之禮,為百姓祈求年谷幸邀。。。。。。”
落款為雍正五年八月二十八日,落款上還蓋了雍正滿文的皇帝玉璽,之下是乾隆的“太上皇帝之寶”的粗框方印。
左下角還有兩方乾隆的印章,一位石渠寶笈;一為寶笈再編,上章為陽文下章乃陰文。之后才是郎世寧的落款。“臣郎世寧敬畫。”
大飽眼福后,許四海小心的把每一件古董重新安置在他們各自的“家”,再把雕有五爪龍的盒蓋給蓋起來,藏進新買的頂箱柜里。
蕭越今天心情大好,他點了煙美美的抽了兩口。
替許四海盤算起來,現在徒弟已經有了五大名窯中的定窯鈞窯汝窯,書畫也湊齊了四王清六家,吳門四家只缺文徵明,元代繪畫也有了王冕方從文的。
木器中也有了最頂級的頂箱柜,里邊還有價值不菲的藏寶。
現在又有了這一盒皇帝賞玩的多寶盒,要是在能收到幾張元代黃公望吳鎮的字畫,就可以自稱大藏家了!
能得到師傅這樣見多識廣的高手稱贊,許四海還是有些小小的得意。不過他一想到缺的都是精品,他心里又有點犯愁。
黃公望的畫可不好找,宋官窯哥窯也不好找,要是真的有自己就是賣血也要將其拿下!
問題是上述這些連個消息都沒有,世界之廣大自己又能到那里去收?
“好好做生意,將來有機會到國外去收!”
許四海覺得也只有這樣了。過段時間給南方的陳水根寫封信,拜托他搞個去香江的機會,看能不能搞點外匯,這樣就能在海外收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