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出售的事情了了,林百順還提出要去看看這家店的翡翠總監邵起年,鄒一帆有感于林百順是香江古董界的老前輩,又和自己父親關系極好,還親自帶路。
林百順還為許四海介紹下這位邵起年,此人老家是蘇州人,從小就就是學琢玉的,也是永福記銀樓采購翡翠的專職人員,眼光很不錯的!
早年剛來香江是和他是鄰居,還有過互相幫助的事,所以關系也是極好的。他和永福記銀樓的關系,也是邵起年給介紹的。
永福記的翡翠加工車間在大樓的地下一層,有整整五排25個工人在各自的工作臺做雕刻,有的在用電鋸子在切,也有的用電磨頭在琢磨,忙的不亦樂乎。
穿過車間,在一個角落里是這家鋪子的翡翠毛料堆場,許四海看到有幾個人正在用大號的圓盤鋸子切翡翠。已經切好一塊了,還有人在打燈在翡翠上到處看。
“老邵!”
隨著林百順的一聲招呼,許四海看到一個六十上下的老先生抬頭朝林百順笑了笑,隨后又和少東家鄒一帆打了招呼。
賭石,許四海在后世也跟著高人去見識過多次,也小小的玩過,深知這一行賭性十足,大都是靠運氣來搏一把。
有人運氣好;小錢博大錢,有人運氣不好;大錢變廢品,傾家蕩產不在少數。
尤其在新千年以后,國家富裕了,浙江游資大規模進入翡翠和田玉行業,生生將價格炒到天價。
許四海走近了看到,地上已經切開的一塊足球大小的翡翠算是切垮了。
這塊料子外表看上去極好的,還有大面積的亮綠色,可惜線條只有薄薄的一層,做什么都不行。
里邊更是爛糊的不行,可以說就是個大石頭,毫無可利用之處。
這塊翡翠算是切垮了!
許四海還用異能檢驗下,他想試試異能在賭石上是否有用。要是能成,今后到是要多走走緬甸。
自己會玉雕,還能設計,買下些質地良好的翡翠原石,轉手就能換回大錢。
有了錢又能去大拍收購頂級藏品,這就成了良性循環!
鄒一帆還給許四海作解釋,神仙難斷寸玉,賭石就是在賭博,沒絕對的事,十塊里只要有三塊對了的就不虧。
林百順再和邵起年說話,許四海就只能和鄒一帆站在一起。
第一塊切垮了,自然還要繼續切,許四海為了實戰檢驗下異能的能力,還謊稱自己從來沒見過切石,想要多看看。
看看又看不壞,大家對此并不反對,何況這位還是尊客。
又一塊大面包一樣的翡翠原石被工人搬過來,邵起年暫時中斷了寒暄,重新拿起手電開始檢驗這塊原石,看該從哪里下刀。
切翡翠原石也是有講究的,不能隨便亂切,萬一把有上好翡翠;可以做手鐲做牌子的地方給一切兩半,這就損失大了!
一群香江用鳥語一樣的本地話,嘀嘀咕咕的商量了一會最后把原石給搬上切割臺,許四海一看這架勢就知道還是要從中間一切兩半。
他這是湊上去看了下,還偷偷用異能做了檢驗,可惜這塊還是廢料,盡管石頭中心有點點小綠,但還帶了裂縫,這就不值錢了。
東西是人家,自己還是客人,許四海沒沒多言語,后退幾步看著師傅們切石。
一會時間,切石結束,打開被切成兩半的原石,里邊全都是白慘慘的石頭,看著就和最劣等的漢白玉一樣。
一連兩塊原石且垮了,少東家鄒一帆的臉上不太好看,在他看來這畢竟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買來的,切垮了銀子就打了水漂。
邵起年還和少東家解釋,這批料子是他去年從緬甸公盤買回來的,他早就知道東西不太好,用很便宜的價格買了一大堆回來,計算全部切夸了也沒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