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底部的留白處,還用陰文刻了作者的名字“封穎谷”。
一看這名字許四海就知道,這是嘉定派竹雕!
“老板,這個什么價?”許四海隨手拿起筆筒,他想試試在美利堅的運氣。
攤主推了推眼鏡說,“這個,50美元。”
許四海聽了簡直如聞天音,比小嫩模在床上的低吟還要吸引他。“不過是根竹子,50美元是不是太貴了,30吧,我立馬付錢。”
“ok。”
唰唰唰,許四海麻利的抽出三張十美元的紙鈔交給攤主,拿著筆筒飛快的走了。
有一個專門售賣舊書的攤位上,許四海花了30美金買了一本19世紀中期的大號圣經,他還像個圣徒似的把圣經捧在手上。
在一個攤位上,許四海還看到有專門出售牛皮的,都是已經硝制好的帶毛牛皮,當坐墊床褥子用最好了,而且價格還不貴。
可動物制品不允許帶回國,許四海也只能嘆一聲可惜。
又一個攤位,這個攤位上有沉香雕刻的臥虎,還有一個田黃料的彌勒佛,前者約15公分長,后者略小;約有七八公分的樣子,分量300多克還是有的。
這兩樣可是比竹雕筆筒級別高多了!
沉香也好,田黃也把,這些在國內都是天價商品,而在萬里之外的美利堅;很多人還不了解這種文化。
許四海想在碰碰運氣,試試看攤主是不是懂這些。
他首先說這塊黃石頭雕刻的極好,隨后又大發現似的看到沉香雕刻的臥虎,遂兩件放在一起問價。
凱子上門,攤主心里高興極了,他差點都笑出聲來。大聲說“這都是珍貴的天朝藝術品,200美元一件!”
許四海:“一個是石頭的,一個是木頭的還帶著木紋,你怎么好意思開200美元。”
“你想出多少?”攤主緊盯許四海。
“50一個”
最后討價還價,算是150塊將兩件雕刻拿走。
回到賓館,許四海把東西放好,開始一頁頁的翻《圣經》,在第142頁,許四海看到了他最想要的的東西。
那是一張練習簿大小的紙,顏色已經泛黃,看上頭的英文抬頭,許四海知道這就是美利堅立國時期,向老百姓宣布的布告。
當時這些都是貼在墻上的,誰也沒在意,等到注意的時候已經找不到了。
據說只有當時印刷宣言的小作坊還遺存25張,其他都被風吹雨打去。
許四再次電話香江的威廉,那邊一聽到是許四海的煙嗓,立即就笑了“朋友,又找到啥好東西?”
“我在就舊金山,找到一份全品相的《獨立宣言》。”
“上帝呀,為什么你的運氣一直都這么好?”威廉羨慕的大叫,不過他還是很盡心的為許四海辦事。
他告訴說,《獨立宣言》在美過很值錢的,可以說非常值錢!
原因就是美國很富,也有愛國者。
誰會還給許四海介紹了紐約佳士得的總經理,請他代為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