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招呼許四海是他看到一塊很好的料子,打燈看可以從這邊一直通透到對面,皮殼也是極好的細膩油潤,可以說就是塊好料子。
“買下吧”趙武還提出建議。
許四海搖搖頭說不買,既然大家都看好這塊料子,那么追捧者一定不少,即使能買下也要花很高的價錢。
“有道理!”趙武不得不承認師弟想的比自己周到。
而許四海想的是現在距離新千年還有十幾年,自己有的是時間慢慢積攢,不在乎這一塊兩塊的。
快到中午時,許四海自己看中一塊幾乎是蒙頭的料子。
這塊料子類似枕頭面包大小,有開窗但窗口也沒綠色,而是微微泛黃,打燈看啥也看不見。外皮還有蒼黃帶黑點的蟒和純黑的蘚。
但出人意料的是,內里卻長著一大塊“好肉!”
是一塊純紅色的高冰種紅翡料子。
這種料子極其難得,可以說一千塊原石里也不一定能有一塊切出紅色,高冰種的更是鳳毛麟角。
看著這塊模樣滲人的原石許四海微微一笑,這才是他所需要的!
像剛才趙武介紹的那塊好料,他自忖沒法子以最低價拿到手。明知得不到還要瞎參合,這種蠢事許四海是絕不會去做的!
許四海看周圍沒閑人,遂掏出小卡片寫上自己的編號,再把這塊原石的編號寫上,最后是出價,他直接去把卡片扔進投標箱。
中午許四海兄弟三個出市場去吃午飯,在界河大橋的岸邊,許四海再次等到了林正龍和他的老破舊的道奇卡車。
駕駛室里,在林正龍的身邊還有個緬甸人打扮的中年漢子,林正龍還在朝許四海招收嗎,示意他到駕駛室去。
許四海摸摸腰上的匕首,一個健步就竄了上去。
上車后果然如許四海所想,那個賣珠寶的緬甸人不會說漢話,需要林正龍的翻譯。
幾句閑話后交易隨之開始,緬甸人先拿出一個小紙包,打開后是幾枚紅寶石原石,清點后為兩粒花生米大;五粒黃豆大。
沒有放大鏡,許四海因陋就簡又要出強光手電,一枚一枚的打燈驗看。兩枚花生米大小的紅寶石質量不錯,顏色非常正,就是標準的鴿血紅。
其余五枚豆子大的紅寶石質量就差了點,有的紅的不太正;也有的內部還有極其微小的雜質。
這些寶石原石不能馬上用于珠寶鑲嵌,還需要經過打磨,更加凸顯寶石的顏色和光澤,這樣才行。
而且原石價格和打磨后的成品價,相差會很大,這是世界通行的規則。
蓋因寶石出產地基本都在第三世界國家,比方說出祖母綠的哥倫比亞;出各種寶石的斯里蘭卡,出鉆石的南非,沒一個是歐洲國家。
而寶石打磨卻都在歐洲,最出名的還是比利時的安特衛普,那里是世界鉆石加工和交易中心,有70%的鉆石都是從哪里流出去的。
歐洲佬就是這么個脾氣,他買的原料都是很便宜,因為這是石頭。而從他這邊流散出去的都是價格很貴很貴的,因為這是珠寶,是無價的藝術品!
這也是寶石原石價格很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