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時間,這個村里算得上爺們的都出來了,大家都愿意為許四海干活!
許四海數了下一共16個人,他又雇了倆婆娘幫忙做飯,還要到鎮上去買些酒肉香煙回來。
不過等到爺們都下到河灘上,問題來了。
村里伐木的大板鋸看上去挺大,但和錢前的巨木相比,就是個小弟弟,根本沒法子把巨木截斷。
鋸斷些枝杈樹根倒是還能湊合。
這下許四海傻眼了,難道還要到鐵匠鋪現打一把三米長的超大號鋸子?
附近有鐵匠鋪嗎,就算有;鐵匠你會打大號的鋸子嗎?
老村長說這事他有辦法,縣城木材公司就有這種超大號的鋸子,他可以去借,不過還需要幾包煙鋪鋪路,順便預定幾輛大卡車。
另外就是到縣城路很遠,還要許四海開車送過去,不然他一來一回就要一天時間。
許四海剛好想到還要去鎮上買酒肉,現在到縣城去不是一樣嗎,遂請大師兄馬如龍幫忙走一趟,順便多買的糧食豬肉回來,
老村長是個很實誠的人,他還要村民現在也不能停,鋸子短也可以先鋸起來,留下最粗的地方等他回來再說。
“不要偷懶,要對得起客人的飯菜工錢!”
村里的漢子應聲承諾一定不會偷懶!
老村長去了縣城,村里的漢子也開始鋸木頭,他們先從比較方便的枝杈開始。許四海和趙武還想幫忙搭個手啥的,還被村里人拒絕。
說這種粗活那里是城里的客人該干的,還要他們玩去。
還有一位中年漢子說,河里有好多花花綠綠的小石子,讓他們挑點好看的石子帶回家。
河里有花花綠綠的小石子?
這讓許四海更加感興趣!
走到河邊,許四海真的看到清淺的河水里有好多紅的;綠的;黃的石頭,大的像西瓜,小的有雞蛋大小。
脫了鞋子下河,許四海在河水里隨便挑了三中顏色的小石子看了下。
綠色的倒不是啥翡翠,而是橄欖石。
橄欖石是地幔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石質隕石的主要成分,這種東西很常見,顏色基本以黃綠色為主。
質地純凈無暇的橄欖石還能打磨成寶石,還是中檔貨色,在歐美還是很受歡迎的。
現在許四海手頭就是這種質地很純凈的橄欖石,個頭基本和大拇指相當,算是體積很大的了。
紅色的也不是紅翡,而是南紅瑪瑙。
大概是經過常年河水沖刷,這塊南紅瑪瑙的質地也很純凈,顏色也是非常艷麗,為半透明的紅色。質量絕對上品!
許四海還笑著自語,在滇南受到翡翠很正常,采集到南紅也很正常,此地就是南紅的原產地。
再一小塊則是很普通的黃蠟石,后世炒家為了炒作,還起了個很好聽的名字黃龍玉!
其實就是不值錢的黃蠟石!
許四海還想著既然后世能炒,那就收一點吧,到時候專門賣給那些想要附庸風雅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