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早晨,此時的天氣還是很冷的,許四海哥仨已經早早起床,他們還要去徽寧路地攤上走走。
過去古玩地攤都在城隍廟門前的方浜路,許四海早年還來過,在此收到過黃公望的山水畫。
現在不知怎么滴,又改到方浜路西頭的徽寧路上。
外灘到徽寧路并不遠,再加上凌晨沒啥公交車,許四海他們索性就走著去,也不過40分鐘左右時間。
到達城隍廟門前的方浜路許四海確定了方位,他只要沿著這條小馬路一直向西就行了。再走了有十多分鐘,穿過寬闊的人民路,許四海果然看到有很熱鬧的地攤。
其實許四海家里收藏的古董已經很多很多,潘家園也按再擺攤收購,古董多的足可以辦一家中型博物館。
今天他還是要逛逛魔都的地攤,不過就是圖個樂子而已。
現在的徐四海在收藏上的心態已經很平和,不在死抱著高精尖不放,也不再指望老是撿漏,他現在已經跟能夠做到隨遇而安。
看到好的能收就手點,價格談不攏也就算了。
地攤上人很多,都拿著手電在照射老物件。
許四海先是看了一個有卷軸的攤位,打開后看了下是一副人家祠堂里的祖先畫像,看上去還挺古舊的,不過這玩意很不值錢。
塑料布上還擺了幾塊很普通的袁大頭,時下基本50一枚,清代的龍洋和民國船洋價格稍高點。
看許四海一件東西也沒買,攤主還問許四海需要點什么,下回他給帶來?
“沒這必要,我是京城的,過幾天就要走了。”
再換一個攤位,操關中方言的老板身前擺放了一口塑料袋,里邊全是珠子玉璜勒子一類的古玉,看包漿形制還應該是西周時期的老東西。
問價,老板說這一塑料兜全拿走500塊。
許四海還在猶豫,他擔心這一兜湊不出一整套,價格上就有點不劃算了,而攤主錯以為許四海是嫌棄價格貴了,“400您拿奏。”
收了這套西周王侯的大約一整套葬玉,攤主還說自己手頭還有兩個唐三彩,因為東西太大不好拿還放在后面的出租房里,要是需要的話他馬上就去搬。
“都是什么?”
“一個三彩的駱駝,一個武士俑。”
說完攤主還用手比劃了一下,大約能有半米高的樣子,在三彩中也算是大器了。
一會時間攤主左手抱著一頭駱駝,右手夾著武士俑就來了。
大器出現,一下就把顧客都給吸引過來。大家的手電不停在兩件三彩上照射,還七嘴八舌的在議論,具體說話因為是魔都方言許四海一句也沒聽懂。
許四海也用手電先是看了看兩件三彩的真假,看到器物的釉面光滑明亮,胎骨粉白干燥,他無需再看啥造型,直接就能判定為真的。
經過一番簡短的還價,最后許四海以1200元拿下這兩件好東西。
看到許四海抱著唐三彩離開,這群圍觀的魔都人才知道原來兩件東西都是真的。
此后許四海接連收了一件銀鎏金的懷表,一個五代越窯的畫蝴蝶紋小碗,最后遇上一副陳舊的古畫。
畫是髡殘的山水,許四海不用看落款就能看得出畫面上滿滿的髡殘特征。畫很完整,就是紙張的顏色變得蒼黃,以至于畫面都有些模糊了。
還是問價,攤主獅子大開口說這是名家字畫,要加1000塊。
許四海也是在逗樂子,他反問年輕的攤主畫的作者是誰呀,還指著髡字問這個字他不認識,請問怎么念?
“額?”攤主居然也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