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市位于贛省東北角,東邊就是徽州祁門縣。
和贛南下轄18縣相比,瓷都就是個小地方,手下僅僅兩縣一市而已。
不過此地制瓷的歷時非常悠久,據說早在東漢就已經有制瓷業,晚唐時期因為發現了最好的制瓷原料高嶺土,還造出有“假玉”美稱的青白玉。
著名的元青花就是在此地燒造!
明清兩代更是再此地官窯,不惜工本的制造最精美的瓷器!
到了清末民初,還有珠山八友做最后的輝煌。
許四海哥仨在吉州受到禮遇,到了瓷都同樣受到禮遇。
在得知許四海喜歡古董瓷器后,當地市府還專門指派市里古陶瓷研究所的所長給許四海當向導,負責許四海在瓷都的一切行程。
“要充分滿足客人對古陶瓷的愛好,不要小家子氣!”
所長馬大華頻頻點頭,他早就得到過市里的指點,要他放開禁忌,讓許四海去官窯遺址挖點殘片帶回去,另外再送他幾件拼接起來的殘器。
由馬所長帶路,許四海第一站就去了市里的官窯博物館,去欣賞下那里挖掘出來的明清官窯碎片。
通過馬所長的介紹許四海知道這家博物館占地高達80多公頃,還有一座古代的制瓷作坊,可以完全展示古代制瓷過程。
后邊還有一座古董磁窯,可以把展示區做好的瓷坯按照古代燒柴火的方法燒制成瓷器。
在瓷片展示館,許四海看到許許多多用挖掘出的碎瓷片拼接起來的殘器。玉壺春;梅瓶,盤子;碗,就連硯臺都有!
中午,許四海在本地最大的飯店宴請博物館所有工作人員,請大家吃大餐!
進口的龍蝦;沿海的青蟹;南粵人最愛吃的石斑,應有盡有,上好的茅臺還管夠!
目的就是在明天他挖掘時能順順當當的,多挖些打碎的殘器回家。
吃飽喝足,大家都感謝許四海破費了,還夸他夠朋友,今后有事盡管說保證不皺一下眉頭!
第二天一早,當許四海哥仨再次來到博物館,館長馬大華已經等候多時,還就交給他兩把鋤頭,待會要刨地用。
博物院的一大片工地處,馬館長用鋤頭畫了一個兩米x兩米的方塊,“這個圈內隨便你挖,過線絕對不行!”
其他工作人員說,這怎么行,這塊地全都是單一朝代的這多單調,難以一窺明清官窯的全貌,這樣吧這塊探訪既然已經畫了圈就算了。
再到其他地方再畫兩個小圈圈,讓許老板也好多多的了解下官衙瓷器。
還有的說這都是些碎瓷片,有啥好寶貝的,方開了讓許老板挖就就是了。“這和盜墓完全是兩碼事!”
更有直接的,指著馬大華質問,昨晚上就數你龍蝦吃的最多,茅臺喝了一杯又一杯,怎么一覺醒來都忘記了?
馬大華也被說的不好意思了,總算是同意再開兩個探方,這樣明清瓷片就都有了。
博物館的人還幫忙一起挖,探方是有范圍圈好的,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還很好心的在地下朝四周挖!
很快十個大麻袋的碎瓷片就到手了!
許四海直呼贛省人民太熱情了,自己只不過花了點小錢,回報竟然如此豐富。沒得法子,他只能請大家在吃一頓。
因為下午還要和馬大華討要幾個拼接起來的殘器。
今天又換了一家大飯店,許四海再次點了好多平時老百姓舍不得吃的美食,能讓人增進關系的茅臺更是少不了。
馬如龍和趙武兩個更是頻頻和馬館長拼酒,哪知道馬館長也是酒林高手,一瓶茅臺居然打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