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兩件東西,每一件都不必上一次的唐代金銀器差!
一件為北宋時期的黑漆古琴,上頭密密麻麻寫滿了名人題字。看銘文,這張古琴是兩宋交替之際的大名人李清照的嫁妝琴。
證據何來?
在琴身外側面有描金題字,“贈表妹出嫁之喜”下邊還有贈送人的名字“蔡王氏。”
李清照是個徹徹底底的官二代,他親爹李格非就是中級官員,還是蘇東坡的學生,外公為北宋宰相王珪。
幾個表姐表妹也嫁得好,其中大表姐嫁給了蔡京,小表妹嫁給了秦檜。
這張琴上的描金刻款正式蔡王氏,也就是蔡京的老婆。
這還不算,琴底更是刻滿了字跡,時間從南宋一直延續到乾隆,別人刻字不過一句兩句,而蓋章狂人乾隆卻把剩余的地方都給填滿了。
從時間上來分,底部第一刻字的為岳飛的孫子岳珂,他的題字是:“此琴乃易安嫁資,得之殊為不易,先賢遺物當寶之珍之。”
再后為元代趙孟頫老婆管道升收藏,“易安舊物,后輩趙管氏謹拜。”
明代則為“易安遺珍,得之皇祖所賜,瞻基謹拜!”
瞻基就是宣德皇帝朱瞻基,他的祖父自然就是永樂皇帝朱棣。
像這樣一句兩句的,這張琴還能有的寫,這多好。
最后剩下一大片地方全都被乾隆給占用了。
他的刻文的大意是,乾隆25年中秋,合家團聚賞月,怡親王從府中拿來先帝賞賜給老怡親王的李易安遺物,奏《陽關三疊》,其音甚美,異于他琴。
怡親王還想把這張琴進獻給內府,考慮到這是先皇御賜給怡親王府之物,他不能收下。
又君子不奪他人之愛,故作銘文以伙計記之。
許四海看后難道,這張琴本就是名人用具,后來收藏者也是非富即貴,更有三位皇帝一位兩位親王收藏,還有銘文記錄,可謂傳承有序。
絕對是不亞于國寶的重器!
另一件西周的青銅盤也是名人所出。
這只盤子為直立圈足,雙橋耳,外鑄有細密的云雷紋飾,看上去還挺威武的。盤內還鑄有69個字的銘文。
字形為象形的很多,因為時間關系許四海只看了最開頭那一句。“王伯禽祭先大父昌。。。。。。。”
王伯禽為西周魯國的第一任國君,大父就是祖父的意思,伯禽的父親是周公旦,周公旦的父親是周文王姬昌,那么這個昌也只能是周文王姬昌!
許四海看了真的都想要笑出聲來。
他真想放聲高唱“今天好運氣,老狼請吃雞,老狼請吃雞。。。。。。。。”
盤內銘文極具美感,
其在于書法上的古拙,筆畫線條厚實,有渾然天成之美,字形結構變化生動,靈動之氣躍然紙上。
在字體上,圓筆頓筆交替使用,字形結構又多以象形為主,多變而不造作扭捏,可謂是錦繡羅列,珠璣橫成。
綜合起來說,這件盤子不但有歷史價值,還有很深厚的文化價值!
話說了這么多,而許四海卻只不過都是瞄了一眼而已,他馬上開始問價。
店主說這兩件都是很珍貴的古董,需要12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