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明尷尬的笑了。
張經平語重心長的和晚輩說,人家那是有真本事的,你老叔那點眼光,都不及人家腳下的老繭。
有大本事的人自然生怕本事被別人學了去,何況這還是一門能發家致富的好本事,你去偷學人家能不生氣?
說道許老板有大本事,這點王大明心服口服,就他在萬寶齋站著拿一小會時間,他就看到許老板收東西和他們完全不一樣。
自己在鄉下收老物件,那是看了又看,生怕看走眼了!
而許老板他收古董直接就是一眼貨,不管啥東西,只要顧客剛一拿出來,他就開始報價,連上手都不需要。
就憑這份眼力勁,他王大明真心服氣。而且許老板啥都會,各色各樣的老物件他都懂,好像只要是古董就沒他不懂的地方。
張經平還告訴王大明一件有關許四海的陳年舊事,當初許四海也是個鄉下孩子,1980年才從鄉下挑著擔子論個賣雞蛋,就這么掙錢收古董的。
后來還擺了琉璃廠出身的老法師,那眼力飛速往上漲啊!
“孩子,想要學到真本事就要吃苦受累,還要多用點心思。”
拜師?
這句話深深的提醒了王大明!
是呀,只有拜師才能學到真東西,光靠自己一鱗半爪的偷學,哪天能系統的學到真本事?
拜師,他還想到滄州鄉下拜師練拳,也是要接受師傅考驗的,合格了才能開香堂收徒。
王大明暗暗發誓,他要接受許老板最嚴格的考驗,爭取做他的徒弟!
張經平在看到王大明的沉思,心里也打定主意,有機會和許老板說說看能否手下這個傻小子。
又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許老板照例來到張經平租住的小破屋,當然現在還多了個王大明。
張經平這興趣收獲不好沒收到啥像樣的東西,放倒是新入行的王大明運氣不錯,還收到一直乾隆時期的官窯小碗,和一塊金代的圓形銅鏡。
王大明路上就想好了,他說“許老板承蒙您的照顧,我這段時間收獲不錯,我想這兩件中送您一件,您隨便挑。”
言外之意就是最好徐老板挑那個乾隆的小碗,那只碗價格高,可以拍拍許老板的馬屁,希望他不在把自己從萬寶齋里趕出去。
這樣日子長了就能關系親密點,就能提出拜師的事。
一旁張經平聽了很滿意,還覺著這傻小子開竅了,知道拍馬屁了。
哪知道許老板說白送他的堅決不要,就是便宜點也不要,他不想欠下人情。
扔下足夠數目的錢,許老板揚長而去。
“哎,好心成了驢肝肺!”
王大明很沮喪!
也吃不準許老板是看穿了自己的小計謀,還是真心不想占小便宜。
張經平馬上安慰王大明,“誠心禮佛,還要一步三磕頭拜上山,你這才哪跟哪啊!”
王大明想想好像是這個道理,自還是要臉皮厚點,心思靈活點,繼續去萬寶齋去伺候許老板,攆不攆的自己都站在門口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