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路燈的光亮王大明一路走過去,第三個攤位上是個就和他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兄弟,有啥好貨拿來瞧瞧。”
“中!”
這還是個荷蘭省的。
年輕的小攤主剛從紙箱子里拿出一個青花四方盒子,王大明馬上說這個不錯,一方頂三圓,什么價。
小攤主說兩千。
王大明還把盒子借過來快速看了下,隨好還試了下蓋子,他說蓋子蓋的不嚴實啊,這是個民國普通的民窯東西,八百直接拿走!
“還有個瓶子也拿走,1600!”
再拿出來的是個玉壺春瓶子,也是青花的。
王大明只看下瓶子底的胎骨,再輕輕的把兩件瓷器都敲敲看有沒有裂縫,隨后麻溜的付出1600塊。
走了幾步他偷著笑哇!
一大早算是撿了大漏了!
剛才的青花四方盒子乃是萬歷官窯,玉壺春瓶子是正德民窯,在潘家園1600塊買個正德民窯都買不到!
在一個攤位,王大明收到一枚很不錯的唐代海獸葡萄紋銅鏡。
為了這面鏡子王大明討價還價了十幾分鐘,等東西到手天都亮了。此時好些人已經開始把攤位在小馬路兩邊鋪開。
在一路看過去,攤位上都是些不值錢的破玩意,就是有年頭的也是一般性的普品,王大明毫無興趣。
逛到早上六點,王大明把地攤都走遍了,他開始你找地方吃早飯,還是飯后有古玩店開門就去看看,沒有的話直接開車去魔都,還能趕上明天的早市。
附近有一家售賣牛肉鍋貼的國營點心鋪子,大號平底鍋里鋪滿了一個個餃子,再用菜籽油煎制,看上去顏色金黃香氣撲鼻。
這都是金陵的特產!
王大明入內點了半斤牛肉鍋貼,再來了一碗鴨血粉絲湯。
剛出鍋的鍋貼還燙嘴,王大明尚在等待,從外頭進來兩個眉飛色舞的中年人,高個的是手里拿了一只青釉唾盂,矮個的手里好像攥著一塊籽玉。
倆人就坐在王大明邊上的空座上,高個的還把青釉唾盂擺放在桌上左看右看,嘴里還說:“我確定這是個老貨,就是看不出是那個窯口什么年代的。”
另一個倒是喜氣洋洋的,還把手上的籽玉拿出來顯擺,說自己今天撿漏了一塊西周時期的血玉。
聽到血玉,王大明還不禁多了看了兩眼。
血玉,是古代葬玉被墓主人腐化的血水長期浸泡形成的,這玩意非常少見,王大名就是在他師傅家也只看到過區區四塊血玉而已。
但血玉在民國時期作假的也很多,所以他再看時分外的仔細。
果然王大明看到對面所謂的血玉血色都漂浮在表面,且都是沿著玉石的紋路往里滲透,這就是標標準準的民國時期造假做出來的。
而高個看不出窯口沒法斷代的青釉唾盂,實際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婺州窯的東西。
婺州就是現在贛省東北角的婺源這一代。
經過這一路游歷,王大名覺得好多所謂民間高手,其實也是一知半解,迷迷糊糊,現在他才感覺得師傅領進門的重要性。
拜沒拜一位好師傅,門內門外,天差地別!
在王大明快要吃完時,隔壁桌子又來了一位大胖子,他手里拿了一只青花大香爐,一進門就嚷嚷自己收到好東西了,要先到的兩位一起欣賞下。
高個子還是半懂不懂,只說這是老的,看青花像是康熙時期的,但是看畫片有些舒朗,又有點雍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