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青花小筆筒更是被說成是嘉慶道光時期的民窯普品,價值也不大。
說的兩個愛好者面生愧疚。
青年畢竟臉嫩,還反問路過的你今天收了啥好東西。
路過的拿出一個小玉壺春說,這玩意也不知道是哪個窯口的,有說是野雞龍泉,還有說是越窯的,“說的我自己都搞不清了!”
正說著,店里一陣喧嘩,大家都在喊:“金老板好。”
王大明大口吃面,嘴里還含含糊糊的對站著的路人說:“先生,這只小玉壺春模樣挺周正的,就當是標本轉給我吧。”
“你想要?”
“600如何?”
“800!”
“700!”
“成交!”路人自以為得計,還偷偷竊喜。
看到有交易,大家也不管不顧的圍攏上來看熱鬧,絲毫都不講老輩的規矩。
有人還說這個小伙不錯啊,年紀輕輕的就能識得老貨,知道賣個標本回家慢慢研究。
還有說剛才出手的家伙好精明,把一個不知名窯口的爛東西給轉手了,不然就要砸在手里了!
那個叫金晟的也在人群里看著,他還看到對面小伙在付錢的是時候,眼神還閃過一絲竊喜,他就知道路人絕對是走寶了。
而那個小伙子才是真正識貨的!
王大明還對同桌的中年人說,他這只磁州窯篦花也是個不錯的標本,“能否也一起賣給我。400如何?”
還沒等中年人說話,剛才的路人搶先說400太少了,湊個整數500吧。
“不行,標本就是標本的價格,要不是完整器連400都不值!”
最后這只碗還是以400塊賣給王大明。
圍觀人群還瞎起哄,建議同桌的青年把他的“嘉道”民窯青花小筆筒也賣掉,給這個小伙子當標本。
“可以啊!”王大明此時已經把一碗燴面吃完,正在用桌上紙巾擦嘴。
這只小筆筒的價格稍貴,500塊輕松拿下。
兩件東西一起付錢,王大明還把手上一直攥著的秋山玉放在桌上,準備從包里拿錢,此時又有不安分的手伸向桌上的玉石。
“啪”王大明狠狠的一拍,厲聲喝道:“你他么都能懂不懂規矩?”
隨即他把秋山玉收進口袋,這才把兩份錢付了。
有人還不以為意說看看又沒啥關系的,看了又不會懷孕。
哈哈,還引起一陣哄笑。
“你們啊,都沒有正經的學過!”王大明也不想再多說。
這句話讓人群中金晟老板心里一動,他更加確信對面的小伙子眼力過人!
小伙子分明是在貶低他們,愛好者們卻不滿意了,還說“你一個年輕輕的愛好者,只能收點殘片標本,有啥資格說大家都沒好好學過,難道你正經的學過?”
嘖,王大明這才覺得自己剛才是失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