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下午,王大明接到他在冀省東陵縣舊貨店主黃老板的電話,說他剛剛收到一批老物件,問王大明明天是否有空過來看看。
“黃哥都有些啥呀?”普通玩意兒王大明是沒有興趣的。
黃老板說這次他運氣好,有一戶人家要娶兒媳婦,需要一大筆彩禮和辦酒席的錢,這家把珍藏幾代的一批景泰藍佛前五供;和幾個官窯瓷器出售給他。
聽黃老板的口氣頗有些興奮,王大明估計東西是一定有的,不過以黃老板那一點點眼力,未必都是官窯。
但懷疑歸懷疑,去還是要去一趟的,萬一錯過了損失太大。
“師傅,借我點錢。”
王大明的錢都投進股市,他手頭真的沒多少閑錢。
聽了徒弟借錢的原因,許四海直接給徒弟轉了50萬,“萬一運氣來了全都是官窯器呢?”
王大明想想也對,還是師傅考慮的周到!
這就是有師傅的好處,關鍵時候一句提點能頂不少事。
第二天一早王大明就出發了,一路狂奔疾馳,算是在午飯前到達鎮上黃老板的舊貨店。
“黃老板生意興隆!”
等王大明走進店堂,王大明看到桌上正擺放著幾件瓷器;和五件景泰藍,而且還有兩個人先于自己已經到了。
王大明馬上明白,這是黃老板的小伎倆,他希望價高者得。
他也暗自慶幸自己這會帶了足足50萬來,有充足的底氣來競價,就是價格稍高點也不怕,他有王和珅這樣的大款客戶!
坐定后王大明先看東西。景泰藍倒是真的有五件,也是一個香爐;倆燭臺;倆花觚剛好湊出一套佛前五供。
單著五件景泰藍的年代不是一個年號的,康雍乾祖孫三代的都有,不過就是黃老板不識貨誤認為是一整套。
瓷器則是有:道光官窯賞瓶一只,嘉慶官窯青花高足碗一對,康熙民窯青花五彩大畫缸一只,這也是好東西。
按照師傅的話來說,在80年代乾隆以后的官窯他都不收,不過現在時代不同了,只要是官窯一個都不能放過!
看最有能耐的王大明鑒定結束,黃老板發話了“我這批東西準備全部一次性出售,零零散散的購買我沒興趣!”
這話一說另外兩個販子的臉上頓時泛出苦色。
他們只是走街串巷的普通販子。哪里有實力一把卷走這么多好東西。
倆販子還小聲嘀咕了幾句,準備二一添作五合伙做這筆買賣。
多出個競爭者黃老板自然歡迎,“我說了個最低價10萬,你們倆家誰先加價?”
這等于就是在搞競拍了。
王大明早已經把總價算清楚,他直接說一槍打12萬。
當時兩個販子就被嚇了一跳,還用惡狠狠地眼神剜了王大明一眼。勉勉強強怯生生的報出12萬兩千的價格。
“好了,14萬你們倆走吧。”
兩個販子依然不走,還咬咬牙多添了五千塊。
等到王大明再報出15萬,黃老板很開心的笑了。
而兩個販子不知怎么的,竟然報出20萬的天價,黃老板更加高興,這意味著他能多賺不少。
此時王大明左右為難,他知道這倆販子是在使壞,拼命吧價格抬高好讓自己虧本,但他又怕倆販子真的能拿出20萬,這批東西就流失了。
“我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