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昆還問要是很值錢呢?
“那當然不能在腌咸鴨蛋了!”
“好,我們祝您成功!”
“謝謝!”
老大媽再次把瓷罐子抱著走向對面的專家席。“麻煩專家給瞧瞧。”
瓷器專家楊金榮笑容可掬的接待了老大媽,他還故意說想農村里像這樣的罐子挺多的,這只罐子還保存的挺好。
物依稀為貴;多了就不值錢,罐子保存的挺好的,說不定還是年頭很近的清末的東西,|這兩樣里只要沾上一樣,這只罐子就不值錢!
鏡頭還朝向老大媽,給老大媽懵懂的臉色來了個特寫。
老大媽:“專家您盡管說,反正它就是個腌制咸鴨蛋的罐子而已!”
楊金榮把這只罐子拿在手里反復看了下,還特意看了罐子的底足嗎,其實這只罐子他早就鑒定過,就算是沒鑒定過真假也是一眼判斷的事情。
隨后他還是做講解:“老大姐,你這是罐子保存的也太好了,這點令人懷疑,而且罐子上的蓮池鴛鴦紋飾也是從明初一只使用到清末。”
隨后楊金榮還做了停頓,鏡頭在給老大媽一張微微緊張的臉色。
隨即楊金榮提高了嗓門說“這是青花蓮池鴛鴦紋青花大罐子,是明代宣德年間的真品!”
嘩,觀眾席上一陣拍手鼓掌,大家都為老大媽而感到高興。
老大媽:“麻煩專家在說一句,這只罐子值不值錢?”
楊金榮說這只罐子雖然是真的保存的也很完好,可惜它是民窯,價值兩三萬,要是官窯的話幾百萬也是有可能的!
“不錯不錯,俺婆婆還是給俺留下個好東西!”意外之喜讓老大媽頗為高興。
陳昆再問老大媽,這只罐子明年還腌咸鴨蛋嗎?
“不腌了,當傳家寶藏起來!”
陳昆還對著鏡頭說,真為老大媽感到高興,家里不起眼的一只腌咸鴨蛋的罐子居然是幾百年前的明代宣德時期的,能傳到現在還保存的這么好,真的太罕見了!
楊金榮:“這是在和古人對話,所以古董很值錢!”
有幾句串場的話,陳昆再邀請第二位鑒寶嘉賓,這位嘉賓是個中年男士,他還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抬了一對太師椅進場。
“先生好,你貴姓?”
“免貴姓陳。”
陳昆還要這位陳先生講述下這對椅子的來歷。
來歷很簡單,是陳先生家傳的,他祖父過去就是做木匠的所以懂得點紅木知識。
“看顏色這應該是一對紅木椅子是吧?”陳昆開始慢慢的把話題朝紅木上頭帶。
陳先生則傲然說道,這是紫檀木的,是非常珍貴的好木料,有人出一萬他都沒賣!
臺上鑒定雜項的蔡郭慶插上一句,這對椅子要是真的紫檀木的,一萬塊賣掉絕對是吃大虧了!
觀眾們不由自主的在想,這對椅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大家都很期待!
陳昆此時說,有請專家下來鑒賞!
幾位專家都從坐席上走下來,對著這對太師椅看了兩眼,還有人抱起一只椅子掂量下分量。
而作為鑒定木器的蔡郭慶老師,他還要在湊近點看看木紋,隨后幾位專家一起在返回到專家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