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邊的探子收到飛鴿傳書后就立即行動了,他們化裝成災民混入其中。
一個叫夜的探子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拿著一個碗,拄著棍子,慢慢地向一個破廟靠近,他的到來沒有激起一絲水花,每天來這個破廟的災民太多了。
夜來到破廟后,他沒有馬上找一個地躺下或坐下,他是繼續走,他是暗中觀察這些災民的情況,他發現這些災民大部分都是一個家庭一個家庭的,很多家庭又聯合在一起,現在世道艱難,人少很容易受到欺負。這些災民衣著破爛,餓得面黃肌瘦,每個人的嘴唇很干,他們缺少水分。老天很久沒有下雨了,很多河流、湖泊都枯竭了。
夜發現了一個很大的群體,他猜測是一個村的一起逃難到這里的,他在他們旁邊找了一個地方躺下,他假意睡覺。
這個村是黃村,整個村都是姓黃的,這個村的里正叫了幾個青壯年在討論。
黃里正說:“眼下,災民越來越多了,再在這里待下去,我們不是餓死就是渴死了,我們要商量個逃難的方向,到底去哪?”
黃里正的兒子說:“爹,我們去京城吧,京城近,京城的官員不會不管我們的。”
村里的黃大年反對:“不能去京城,北邊都干旱,我們去了京城也是沒水啊,水都是優先供給官員,我們去了沒活路。我們應該去南邊,南邊有水,去了那邊起碼我們不會渴死。”
“去南邊吧!”人群爆發,他們都渴死了,太想喝水了。
黃里正大吼:“靜一靜!”
過了一會兒,人群安靜下來了。
黃里正掃視了人群一遍,“既然都說要去南邊,那就去南邊。”
人群又沸騰起來了,他們拼命地討論。
黃里正不悅地瞪著他們,“安靜,我話還沒說完。”
等到再次安靜下來了,黃里正繼續說:“據我所知,南邊有三位王,軒王的封地是青城和柳州城,端王的封地是羊城和徐州城,瑞王的封地是梧州城和漠河城。我們該去哪位王的封地?”
黃里平兒子說:“爹,哪位王爺愛民如子,我們就去哪里。”
“你這不是廢話嗎?可是你知道哪位王爺愛民如子嗎?”
黃里正兒子被問得低下了頭,其他人也沉默不語,他們是普通的泥腿子,他們不知道那些王爺的情況。
“要我說,去軒王的封地好,軒王愛民如子,去了那里我們一定會得到妥善安置的。”夜走出來說。
黃村的人轉身盯著夜,他們一臉戒備。
“你們別把我當壞人,我就一個人,我要是壞人也不會打你們一個村的主意。”
黃村的人想想也是,他們一個村一百多號人,青壯年有四五十人,逃難至今還沒有人敢打他們的主意,所以他們的防備放下來了。
黃里正走出來問:“你是誰?你怎么知道軒王是愛民如子?”
“我叫小夜子,我也是逃難的,逃著逃著我就和家人走散了。我一個姑姑嫁到了南邊,她夫家是在青城,她回娘家的時候和我說她在青城過得很好,軒王封地內的百姓都能安居樂業。”
黃里正思索了一會兒說:“這也不能很好地說明軒王是愛民如子的呀!”
“你愛信不信,這里離軒王的封地是最近的,你想去其他封地,你們起碼得多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你們中還有老人和孩子,我就不知道你們能不能走到那。我就想找些一起上路的伴,我要去青城投奔姑姑,你們不去,我就去找其他人。”
夜轉身就走,黃村的人急了,他們上前圍住他。
夜做出驚恐的樣子,“你們想干什么?”
黃里正走到夜的面前,“小夜子,你看你才一個人,一個人多危險啊,你還是和我們待在一起吧,一起走有個照應。”
“你們決定要去軒王的封地了?”
“是啊,但是那邊的情況我兩眼一抹黑,你去過那邊嗎?你和我們再說說那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