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樂死盯著畫卷上的金佛…
他很清楚明月的用意,讓他觀摩畫卷,記住金佛,琢磨意境…其實所有的目的,本質上都為了一件事,觀想!
觀想,幾乎是一切秘法的修行方式!
不管是道家,還是佛家…
尤其是佛家!
講究修心,多觀想之法。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白骨觀…
觀想的本質,就是想象力!
蘇樂的想象力還挺豐富的,而且對觀想也不陌生,觀想過懷抱大日,觀想過一分為二,但那都只是放空自己的想象力而已,可以說觀想的條件極為寬松而且自由,所以難度上并不大。
而現在,他得觀想這尊佛。
他得記住佛的一切,體悟其中的意境。
有了條條框框,想象力自然就受到了限制。
所以蘇樂的進展十分的緩慢。
雖然那尊佛就在那,蘇樂也在認真的觀察,可不管他如何的用心牢記,一閉上眼睛很快就面無全非了,他腦子里甚至于閃出了86般西游記里的佛祖演員,誰讓他對這個印象最深呢!
而一想到這個畫面吧,他的念頭和思維,當時就開始崩壞了,開始凌亂了,就更加難以專心致志的進行觀想了,而越不認真越不專注,胡思亂想的就越離開,形成了一個糟糕的惡性循環。
連圖像都很難記牢,更別說體悟意境了…
但蘇樂卻并不急,欲速則不達。
況且他更知道這幅畫的玄妙,佛像和意境渾然天成,也就是說如果想要記住這幅畫,非得先體悟了其中的意境不可,也可以理解為,如果體悟了其中的意境,觀想出佛像也就水到渠成了。
“主要還是我對佛法一竅不通…”
不通則無知,當然不明白其中的真意,就好像是連乘法口訣都沒背下來的孩子,被人逼著去做微積分一樣…
但是明月既然讓他看,那自然是有用意的。
那蘇樂就老老實實,耐著性子看唄。
可耐心不代表著能力,蘇樂始終不得其門。
而就在他毫無頭緒,抓心撓肝,甚至顯得有些焦躁的時候…
咚。
屏風后忽然傳來了木魚聲。
很清脆,也很輕微。
可就像是洪鐘般,炸響在蘇樂的耳畔,震耳發聵,直叩心門,一瞬間蘇樂仿佛抓到了什么東西,明悟了什么東西,可又好像什么都沒悟到,什么也沒得到一樣,那種不上不下的感覺,讓蘇樂賊難受。
但他知道這是明月在點撥他,所以蘇樂屏氣凝神,盡可能的放空大腦,當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咚咚咚…
又是幾聲木魚聲,比剛才的稍微急促了些,蘇樂也不知道這里面有什么變化,但是他敏銳的覺得,自己和畫像之間,原本近乎于天塹一般的隔閡屏障,正在被木魚不斷的打破著。
很快,他覺得自己和佛像之間,也就剩下一層窗戶紙了。
可不管他怎么努力,硬是就捅不破這窗戶紙!
很顯然蘇樂的悟性太低,資質太差,僅憑木魚的幫助還不夠!
明月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而為了盡快擺脫蘇樂,明月也是一狠心,當即放出了大招,伴隨著清脆的木魚聲,明月誦念起了經文,開口的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我聽到的…但是在佛經當中,這四個字卻彌足珍貴,因為能用這四個字打頭的經文,都是真真正正的佛門秘典,真真正正的佛家經文!
因為在佛經當中,“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釋義,是“阿難我聽佛是這么說的”,也就是說經文是阿難尊者親自聽佛說的,也就是說經文是佛說的,那佛說的經文,能不牛比嗎?
如果說剛才的木魚聲,是用小木錘在敲打屏障,大概就是“小錘四十,大錘八十”的感覺的話,那么現在明月念誦的經文,就尼瑪是原子彈,摧枯拉朽,完全不講道理的,摧毀一切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