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天香樓會面的第二天,也就是叛亂結束后第一次早朝,圣上就宣布退位。所有人都傻眼了,特別是那些還沒實戰手段搭上四皇子的,自己還什么都沒做,圣上咋就決定退位了。
圣上這次態度很堅決,三次三讓都沒有,丟下爛攤子,就去養元殿。得,四皇子也不能謙讓了。
于是朝臣陸續就舉行了登基大典,封后大典。賈政忙的是腳不沾地的,以前四皇子在戶部,基本上大事都是他說了算。現在,戶部尚書年老,就讓賈赦決定大致事情。
想著國庫里那不足百萬的庫銀,在想著兩個大典,賈政心里愁的。幸好當今圣上也是知道戶部情況的,要求儀式一律從簡。不過再從儉,登基,要是寒酸了,絕對會很慘的。
最后,老圣上出馬,在自己的私庫里撥了兩百萬兩銀子。或許是補償一下備受自己忽視的當今圣上。至于現任圣上,賈政覺得自己的私產可能都比圣上的多。
不過總歸兩個大典順利舉行,像夢一樣,龍椅上的人就換了。
現在圣上面臨的就是一個爛攤子。首先是國庫,雖然老圣上撥了錢,但是登基就花了百萬白銀。總不可能再像老圣上要錢吧。還有就是四皇子沒什么根基,除了岑史、賈政之外,朝臣里只有寥寥幾個受圣上信任。
而且老圣人雖然被自己兩個兒子給狠狠的打擊了,但是本身保養的很不錯,圣上行事難免縮手縮腳的。
賈政因為救老圣人有功,爵位提成一品將軍。岑史也被命為吏部侍郎,連生兩級。朝臣們對于岑史升官都覺得理所當然,但是賈政雖然救駕有功,也沒到爵位連提兩等的地步吧。明眼人都知道賈政得了圣上的青睞,王子騰就是其中一個。
在榮國公去世之后,王子騰就掌管了榮國公手里的部分軍權,現在也是個四品武官。以前是因為自己戍守邊疆,直到半年前才調回京城。現在王子騰很慶幸自己當時的謹慎,沒有選擇兩位皇子一家加入。
看著賈政連升兩等爵位,王子騰的心思也活絡了起來。
賈政在看著徐夫子教授瑚兒,有下人來報,王子騰求見。賈政又料中了。
書房里,“王兄,別來無恙啊!”賈政首先說。“賈兄,我也不跟你繞彎子了,想必你也知道我來此是為何事?”王子騰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
當然知道,而且對于賈政來說,王子騰也是個絕好的合作伙伴。王子騰能力出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原著里他一直幫扶著賈家,可以這樣說,沒有外面的王子騰,和里面的賢德妃,賈府不會到后來才被抄。
“王兄,當今圣上不喜歡弄權之人,但也渴求有能力之人。”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已經告訴了王子騰,一方面不要去結黨營私,上躥下跳,只要適時顯露自己的才干,就會得到了圣上的重用。且賈政會在圣上面前推薦的。
“如此,多謝賈兄。”王子騰是聰明人,自然也知道賈政的言外之意。
圣上確實缺人,急需要一批忠心的大臣幫自己穩固朝局。當前,兩位皇子的舊部大多還在朝堂,牽連甚廣。
王子騰不管什么原因,沒有投靠兩位皇子,在圣上心中觀感比其他人要好得多,而且勛貴出身,用他老圣上也不會反對。
在賈政的建議下,皇上就升王子騰為京都節度使。當前,朝政擊斃嚴重,圣上即位以后,每日只睡兩個時辰,處理朝事,但作用甚微。
國庫錢銀缺少,依然是我朝的隱患。賈政作為戶部侍郎,自然也在想盡辦法,充盈國庫。加大稅收第一時間就被賈政否掉了,現在朝堂的稅收已經算高的了。再提升,老百姓怎么活下去。
只能另想辦法,賈政把目光投向了遠海,現在雖然不是自己學過的歷史,但是世界大致發展是沒有變的。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在外國還是很受歡迎的。只要自己能說服圣上開放海禁,出海貿易,國庫的問題就能解決了。
出海貿易是長遠之計,現在解決國庫缺錢已是迫在眉睫。賈政只能動勛貴的念頭了。勛貴欠錢其實是老圣上自己想借的,當時掀起了一股借錢風潮,基本上只要是勛貴都借了錢的。
借錢既是迎接圣駕,更多的是進了自己的腰包。賈政簡要清理了一下戶部的借條,足足有八百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