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玄籍的執行力真不是蓋的,直接帶林泱來平城監督賑災。
這一年都干旱少雨,平城境內又沒有什么河流或小溪,是以這里受災情況最為嚴重。
于是林玄籍上任第一件事便是請旨開倉,并表示會親自監督,得到應允后,帶著林泱以及林偃來到平城。
這算是一份肥差,不是有油水可以貪墨,而是林家人可以趁機把當地青壯力招募入軍中,這些人將來會成為林家的部曲。
當然林玄籍為了表示不獨享好處,特地邀請孟家和霍家一起參與進來云云。
霍啟擺擺手拒絕,說是霍家身份尷尬,私兵不能太多。
而孟簡倒是想積極參與進來,后來被孟思元狠狠教訓一頓,于是這樁好處便成了林家獨享。
林玄籍捻了捻胡須,道:“平城戶籍一萬,人口大約有五萬人,可以役使的大約有一萬,估計愿意應召的有五千,你倆好好挑挑,林家備個左虞候吧。”
林泱咋舌:按照兵制,打仗設中軍、左右虞候軍、左右廂軍。
其中中軍滿額編制四千人,虞候滿額兩千八百人,廂軍滿額五千二百人,總共兩萬人。
而林玄籍輕描淡寫說林家備左虞候,實際是說左虞候兩千八百人都算作林家部曲,打完仗后是要帶回林家的。
先帝下旨,東宮可有一千私兵,王府可有八百私兵,林玄籍要給林家招兩千八百人。
林泱不得不感嘆,還是這種官場老油條黑呀1
她跟飛雀谷賊匪做生意,簡直是小兒科。
合法嗎?
不合法。
但有合法的手段。
原因是當世采用府兵制,所謂府兵便是閑時為農戰時為兵,時不時操練。
只要把這些人變成記錄在冊的府兵,然后再作為林家的佃農,那么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就是林家的私兵。
比如霍州林氏的佃農大約有八百戶。
正常嗎?
不正常。
先帝頒發律令,第一等官員佃戶不得超過四十戶。
但奴婢數量不受限制,只是限制奴婢授田。比如親王最多有三百個奴婢可以授共田,但親王家里可以養上千個奴婢。
所以林家超出數量的佃農身份實際上都是奴隸。
不要問這些人為什么甘愿做奴隸,也不要問這些人愿意背井離鄉到霍州。
他們都是用腳投票的,吃飯都成問題,身份顯然不那么重要了。
而且林家對奴婢一向大方。
按照官府規定,奴婢五口授田為一畝,實際林家給奴婢一口為一畝,逢年過節還會發獎金,生病了會有義診,要是收成不好還會發糧食。
總之不會被餓死。
甚至還會教授奴婢識字,甚至表現優異的會給平民身份,比如林泱幫窈娘脫了賤籍。
早在林玄籍來之前,她就得到消息說林家大肆購買田產鋪子,想必就是為了迎接這部分人用的。
天下兵戈四起,需要招募更多的人手保護自己。
世家大族威脅皇權,但也在中原大地動蕩數百年里,給那些漂泊無依的人一個依靠。
這便是小農經濟的好處亦是弊端。
開國中央軍強大,對四方都有震懾力。承平日久便裁軍,到了王朝末期土地兼并社會矛盾激化導致農民起義,此時中央軍已無力。
她也沒什么好辦法。
沒辦法,速度慢。
從西京出發行軍至晉陽,騎兵大約需要十日,十天內可以發生很多事。
林玄籍給林泱和林偃分配任務,林泱負責在前面發糧現場,林偃負責帶著手下征兵。
不過林偃悄悄跟她說,會分給她五百人進行指揮。
“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