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二年冬,西京地震,大地晃動,這場地震雖不大,可為了拔除元氏在朝堂影響力,朝堂地震更大。
丞相元徽下獄自盡,元皇后被廢。
右衛大將軍霍潛和太史令左輝上奏勸諫太后與皇帝遷東都避禍,朝中甚至有人預言不久后將有大震,太后與皇帝欣然允諾。
此時各地義旗迎風招展,盛傳是太后毒殺先帝殺太子控制今上,頗有當年呂后之風。
林泱聽到這個傳言冷笑,呂后,她配嗎?
當年呂后被匈奴折辱,為了家國天下,生生咽下這口惡氣;對內實行休養生息,《呂太后》本紀就是對她最好的評價。
元祐三年二月,太后與皇帝移東都。
林泱想起邸報那份跟太后一起去東都的名單,還真是把心腹帶走,不聽話的留下,估計太后希望來一場大震把不聽話的震死。
孟思元看著那份名單,抿嘴笑道:“還好長松機智,沒有去東都,派人通知他們吧。”
“是。”孟簡朗聲道。
元祐三年四月,晉陽令裴策一家男丁除了牙牙學語的裴晗長子裴守約悉數被殺——齊國公孟思元起兵造反。
待大軍行至霍州,孟思元在飛雀谷遇上孟白商和趕過來的蕭長松,當地大族林氏舉族支持。
時甲子昧爽,大軍行至岐水,孟思元率虎賁三萬人拜祭岐水。
孟思元曰:“古言人‘牝雞之晨為家之索’。今上惟婦人言是用,弒帝殺子勠兄、屠百姓,致使天下比年寇盜,郡縣饑荒,百姓流亡,十不存一。
古人又言‘撫我則后,虐我則仇’。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今吾率六師,夙夜祗懼,受命與天。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誓罷,孟思元定國號為周。
大軍行至西京城外,林泱見到了三年沒見到的孟淑月,只見她身穿明光鎧,颯爽晴朗。
孟思元看到女兒無事,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對林泱道:“你跟四娘聊聊吧。”
“阿爹,我是在幫你的,你怎么能讓我跟三嫂去玩呢?”孟淑月瞬間領會父親意思,“我可是召集三萬人馬,這京郊周邊數縣都是我打下來的。”
“是你打下來的,還是戚保三,還是孟鐘仁?”孟思元揭穿他。
孟淑月抽了抽鼻子,不服氣道:“可父親一路過來,不也是靠著兩個哥哥嗎?”
這話算是大逆不道了。
可是沒人提醒她。
孟思元無奈搖頭,朗聲道:“孟淑月聽令!”
“末將在。”孟淑月趕緊屈膝半跪。
“即刻起為朕行軍記事參軍,千牛備身,侍立朕左右。”
孟淑月不想起身。
她求助似的看向在內其他人,沒一個人幫她說話。
最后她看向林泱,林泱沖她輕輕搖搖頭。
她有些喪氣的起身,不發一言離開帥帳。
林泱趕緊追出去,只聽孟淑月嘴里一直嘀咕。
“阿爹就是看不上我是個女子,就算是我做得好那也是別人的功勞,剛說了兩句話就卸了我的兵權,那可是三萬人馬!”
“你也累了這么久,輕松一些不好嗎?”林泱勸道。
“輕松?”孟淑月猛地站直有些不敢相信看向她,“你知道我這三年是怎么過來的嗎?!”
林泱默然不語。
“霍潛殺謝家在東都自立,這是他給我的承諾,他做到了。可是父親呢,口口聲聲說最疼愛我,到了關鍵時刻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