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陛下在岐水拜祭,說‘牝雞之晨為家之索’,不就是想防著婦人干政,當初盧太后不就是……所以殿下千萬別忘記自己身份。
陛下無中宮,東宮一舉一動被天下人看在眼里,尤其是殿下,更是天下婦人表率。
且現在雍王和燕王前去東征,殿下與她們相熟多年,為什么想在此刻給兩位王妃找不痛快?”
崔九齡想了想道:“昨日在寧香閣與德妃閑聊,恰巧潞城公主帶著三個孩子看德妃。
期間提到貴妃幾次選良家子入宮中,德妃便說陛下感慨孟家人丁稀少……宮中好幾個嬪妃懷孕了。”
她不想孟思元老當益壯生孩子,萬一老皇帝色令智昏,晚年寵幸某個妃子,到時候再吹個忱邊風,那可是大大威脅東宮。
所以她便學著貴妃手段,給幾個王府塞人,這樣老皇帝就不覺得人少了。
“太子年富力強又深受陛下重視,殿下未免杞人憂天了。”
“你懂什么。”崔九齡似有后怕道,“當初太子還未至晉陽,陛下就起了兵。當時為了逃命,太子吃了多少苦。
之前母后還在,陛下自然重視幾個嫡生孩子。可若是父皇膝下環繞,保不齊……這種事屢見不鮮。
后來分封,我與雍王妃提議江氏德高望重,不如為貴妃替陛下執掌后宮,可是最后還不是便宜給……”
廖尚宮聽得脊背發寒,萬貴妃距離皇后位置一步之遙,且萬貴妃生有燕王,燕王妃的父親乃是右相,比崔隱只低了一階,假如……
“太子的這幾個兄弟姐妹,各有各的打算,都不是好相與的。”崔九齡下結論。
“可殿下也不能……”
“我只是替殿下探探風向,你去派人到宮中打聽打聽,看今日他們都說些什么。”
“是。”
……
話說林泱和元若儀還沒有走多遠,就被趕過來的孟淑月追上,她看到孟淑月身后的謝圭松口氣。
“我跟小十一算是熟人了,隨手為之。”孟淑月滿不在乎道。
元若儀上下打量了眼謝圭,冷笑兩聲道:“太子妃也太能欺負人了。”
“走吧,我們現在過去還能陪阿爹吃個晚飯,他看到我們一定會開心的。”孟淑月提議道。
元若儀有些看不清孟淑月,若說她幫著太子妃解圍吧,可她剛才也沒怎么給太子妃面子;若說她看熱鬧吧,現在又幫著太子妃料理麻煩。
不過孟淑月一起去也不錯,她們急匆匆離開東宮,估計不久后就傳遍太極宮。萬一碰到皇帝心情不好,不僅不替她們做主,還會覺得兩人不懂事。
林泱看到若有所思的元若儀,心里連連搖頭。
她是故意的。
畢竟太子妃好不容易懷孕,萬一有個閃失,再跟她有些關系,那就……
至于元若儀,上有萬貴妃護著,下有父親在朝堂與崔丞相分庭抗禮,又看到她們三個連番不給太子妃面子,于是就沖了上去。
這孩子還是年輕呀。
待行至清涼殿,元若儀看到皇帝身邊的萬貴妃,心里稍稍安心。
孟思元見她們一起過來甚是開心,萬貴妃吩咐侍女給她們上菜,一席間吃得言笑晏晏。
貴妃笑道:“看來晉陽公主今日心情不錯。”
“嗯。”孟淑月沖孟思元撒嬌道,“阿爹,我想出宮見見玉娘,明日把她一起帶過來如何?”
三日前她以婆婆想念孫女為由把女兒送到梁國公府。
萬貴妃知道她是想出宮透透氣,想著這些日子孟淑月在東宮一向安分,今日還給何滿子求了尚服差事,笑著提議道:“公主越來越孝順了。”
“雖然我現在貴為天子,可私下里我還是你的父親,你想做什么便做什么,阿爹永遠支持你。”孟思元捻著胡須笑道。
“多謝阿爹。”